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157 2018年 2014年
2013年 145 2007年 2006年 165
1995年 172 1987年 188 1982年 107
明朝 元朝 宋朝
北宋 164

起源

柯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①柯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相为得姓始祖,史称柯氏正宗。

②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鲁国攻卫国,夺取了卫国的柯邑(今山东东阿)。到了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姜诸儿打着为卫国讨公平的理由,与鲁国之间展开了“乾时之战”,夺回了柯邑。为此,第二年齐、鲁两国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结果齐军在鲁国大夫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谋下大败。周庄王八年(齐襄公九年,公元前689年),卫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朔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齐襄公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共同出兵讨伐卫国,诛杀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乘此机会,齐襄公占据了卫国的柯邑,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

其后,齐襄公将柯邑封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柯氏,世代相传。

③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期国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原来是卫国的一个邑,还有一个大湖,称柯泽,后为齐国吞占。

④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后魏·官氏志》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中有柯拔氏、柯只氏、柯祗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493-496)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汉姓为柯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⑤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柯陵,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陵,是春秋时期郑国西部地名。周简王姬夷十一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楚共王熊审十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六月,晋厉公为了与楚共王争夺霸主之权,邀集了齐、鲁、宋、卫、曹等诸侯国在郑国的柯陵会盟,计划联合攻伐楚国,史称“柯陵之会”。“柯陵之会”后,郑国所辖柯陵的大夫即以此历史事件为姓氏,称柯陵氏,后裔子孙省文简化为单姓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⑥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职业工匠柯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战国乃至汉朝时期皆称“柯工”、或简称“柯”。柯,实际上就是斧柄。 在柯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柯氏,世代相传。

⑦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羌族部落首领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汉朝时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领)的称呼“柯最”,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后来的鲜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称部落首领为“柯最”者,与其他称谓如弥加、阙机、素利、槐头、阙居、慕容等地位相当,其后代子孙皆称柯氏至今。

⑧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柯勒特氏,亦称克哷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rutHala。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柯勒特氏多冠汉姓为柯氏、包氏等。

⑨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黑龙江志稿·人物志》等的记载:

● 满族葛哲勒氏,亦称格哲氏,满语为GejeleHala,汉义“刨平(木头)”,人口甚少,世居黑龙江北岸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 满族柯齐礼氏,亦称科奇哩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柯姓主源有两支,一支源起于河南,一支源起于浙江。

秦汉魏晋时,柯姓在济阳郡(今山东东明、河南兰考一带)、齐郡(治今山东淄博)、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钱塘县(治今浙江杭州)繁衍得格外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以此四地为主源,逐渐散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后晋天福元年(942年),柯宝,自水沟巷分居莆阳;留居观西,下传五世,为泉州之望族。

明靖康之变后,柯姓家道衰微,不得已分散播迁。据福建济阳谱系记载,南宋时,有兄弟三人由河南济阳府固始县相率入闽,初居于福州下大风陈张勤乡,此后分姓分居,辟地开族。长兄入辛姓,三弟入蔡姓,分居惠安、泉州一带;次子则入柯姓,分支泉州东门外,后再分永春诗山一带。源自三千年前吴国公族的柯氏,初期蕃衍于故国所在地的江浙一带,然后,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向四面八方发展,尤其在地利优越条件下,向南播迁的最多,所以成为南方各地,特别是福建省境内的一个名门望族。另一支先世居广信府贵溪县(今属江西)的柯姓,始祖曾任潮州太守,遇北宋金人之乱,乃隐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都良村,支派分衍,遍及闽南。可见宋元乱世正是柯姓遍及江西、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南方诸多省份的重要原因。明以后,有柯姓移居台湾。

清康熙中期,柯姓三十六始祖柯增光由江西迁河南商城,子孙散居豫皖交界处。

当代,柯姓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因为柯卢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唐朝时期将“溏”改“塘”,遂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

带地区。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江西之崇仁、峡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锡伯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姓苑》云:“吴公子柯芦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望出钱塘。“柯芦”,《广韵》作“柯卢”;《韵会》作“柯隆”。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齐太公后有柯氏。”史称田和为齐太公,虞舜之裔,此则系出妫姓。望出齐郡。

3、郑樵据《河南官氏志》云:“柯拔氏改为柯氏。”

4、《姓氏考略》又云:“羌及鲜卑俱有柯姓。”

5、为锡伯族科勒特斯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汉字“柯”而为单姓。宋代有柯梦得;又有柯述,南安人,朝散大夫;元代有柯九思;明代有柯潜,莆田人,文学家;清代有柯维贞,诗人。

二、

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柯姓人口49%。

柯姓起源:

1、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以名为氏,见《广韵》。亦见《姓苑》。

2、春秋时齐太公之裔,见《路史》。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城在今河南内黄东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3、西羌人姓。

4、鲜卑人姓。

5、北魏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

6、裕固族卡勒嘎尔氏,汉姓为柯。

7、维吾尔族仿汉姓,取本名第一字母为姓,有柯姓。

8、满、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柯姓名人:

柯隆,南齐时钱塘人,尚书仆射。

郡望:济阳,钱塘、齐郡、河南。

历史名人

柯姓古代名人

柯述北宋,北宋朝散大夫。

柯宋英南宋,南宋梅州知州。

柯应诚唐朝,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卒年不详。时任江南刺史、后升镇国安化军节度史。

柯昶五代,五代时官吏。

柯九思元朝,元朝人。勤读书,能诗文,善书画。尤精画枯木、墨竹,师法宋代文同、苏轼。又善于鉴别古代钟鼎器物,元朝宫廷所藏书法名画,多由其鉴定。

柯维骐明朝,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以宋朝为正统,附以辽、金,积20年之力撰成《宋史新编》。对元人所修宋史的错误和疏漏,多有补正。

柯潜明朝,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明朝大臣。22岁中举,明景泰二年状元。

柯乔明朝(1497-1554),字迁之,号双华,明代安徽青阳县人,民族英雄。初师李古源,后师明代大师王阳明、湛若水。嘉靖八年进士。著《九华山诗集》二卷。

柯崧林明朝,明代监察御史,柯乔之父。

柯琴清朝,清代医学家,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两卷,《伤寒附翼》两卷。此书批诸家之谬,悟仲景之旨,堪称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上乘之作。

柯抡清朝,字健庵,湖北人。著名清朝清官。清同治年间由进士知建宁县,尽心民事。尝捐廉创立四门义学,总督李鹤年以柯抡为“闽省第一清官”入奏。

柯劭忞晚清,晚清进士,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

柯平清代,东宁刑官,曾经与礼官叶亨代表东宁国王郑经,参与清帝国的谈判。

柯崇唐朝,进士,任太子校书

柯峡北宋,字庆星,号同山,福建莆田人,北宋进士,历官朝散大夫户部员外郎,起居注谏官,蔡襄疏留,充泉学教授,祀泉学官。

柯济北宋,字大通,号后山,福建莆田人,宋进士,授将仕郎,任长扬县尉。

柯璿北宋,字齐政,号中山,福建莆田人,宋进士,官广东潮州府潮阳知县。

柯新之北宋,字盛甫,北宋进士,任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知县。

柯槩北宋,字恒仪,宋进士,官广东肇庆府泷水知县。

柯起龙南宋,广东潮州人,南宋进士,官龙兴府通判。

柯岳南宋,福建莆田人,南宋进士,任江南西安府知府升两浙运干授承议郎。

柯进德南宋,福建莆田人,南宋进士,任广东惠州归善县知县授通直郎。

柯萼宋代,进士,任官员外郎。

柯应烈宋代,有孝行之人。

柯立义南宋,字方叔,南宋进士,任广东高州府通判,奉政大夫。

柯姓近代名人

柯庆施(1902-1965),安徽芜湖人。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为中共党员,曾赴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先且担任过安徽省委书记,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河北省委前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等职。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任统战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等职。196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八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因为柯卢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唐朝时期将“溏”改“塘”,遂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

带地区。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江西之崇仁、峡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锡伯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姓苑》云:“吴公子柯芦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望出钱塘。“柯芦”,《广韵》作“柯卢”;《韵会》作“柯隆”。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齐太公后有柯氏。”史称田和为齐太公,虞舜之裔,此则系出妫姓。望出齐郡。

3、郑樵据《河南官氏志》云:“柯拔氏改为柯氏。”

4、《姓氏考略》又云:“羌及鲜卑俱有柯姓。”

5、为锡伯族科勒特斯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汉字“柯”而为单姓。宋代有柯梦得;又有柯述,南安人,朝散大夫;元代有柯九思;明代有柯潜,莆田人,文学家;清代有柯维贞,诗人。

二、

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柯姓人口49%。

柯姓起源:

1、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以名为氏,见《广韵》。亦见《姓苑》。

2、春秋时齐太公之裔,见《路史》。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城在今河南内黄东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3、西羌人姓。

4、鲜卑人姓。

5、北魏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

6、裕固族卡勒嘎尔氏,汉姓为柯。

7、维吾尔族仿汉姓,取本名第一字母为姓,有柯姓。

8、满、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柯姓名人:

柯隆,南齐时钱塘人,尚书仆射。

郡望:济阳,钱塘、齐郡、河南。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江西之崇仁、峡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锡伯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姓苑》云:“吴公子柯芦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望出钱塘。“柯芦”,《广韵》作“柯卢”;《韵会》作“柯隆”。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齐太公后有柯氏。”史称田和为齐太公,虞舜之裔,此则系出妫姓。望出齐郡。

3、郑樵据《河南官氏志》云:“柯拔氏改为柯氏。”

4、《姓氏考略》又云:“羌及鲜卑俱有柯姓。”

5、为锡伯族科勒特斯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汉字“柯”而为单姓。宋代有柯梦得;又有柯述,南安人,朝散大夫;元代有柯九思;明代有柯潜,莆田人,文学家;清代有柯维贞,诗人。

二、

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柯姓人口49%。

柯姓起源:

1、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以名为氏,见《广韵》。亦见《姓苑》。

2、春秋时齐太公之裔,见《路史》。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城在今河南内黄东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3、西羌人姓。

4、鲜卑人姓。

5、北魏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

6、裕固族卡勒嘎尔氏,汉姓为柯。

7、维吾尔族仿汉姓,取本名第一字母为姓,有柯姓。

8、满、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柯姓名人:

柯隆,南齐时钱塘人,尚书仆射。

郡望:济阳,钱塘、齐郡、河南。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江西之崇仁、峡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锡伯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姓苑》云:“吴公子柯芦之后。”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望出钱塘。“柯芦”,《广韵》作“柯卢”;《韵会》作“柯隆”。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齐太公后有柯氏。”史称田和为齐太公,虞舜之裔,此则系出妫姓。望出齐郡。

3、郑樵据《河南官氏志》云:“柯拔氏改为柯氏。”

4、《姓氏考略》又云:“羌及鲜卑俱有柯姓。”

5、为锡伯族科勒特斯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汉字“柯”而为单姓。宋代有柯梦得;又有柯述,南安人,朝散大夫;元代有柯九思;明代有柯潜,莆田人,文学家;清代有柯维贞,诗人。

二、

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柯姓人口49%。

柯姓起源:

1、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以名为氏,见《广韵》。亦见《姓苑》。

2、春秋时齐太公之裔,见《路史》。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城在今河南内黄东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3、西羌人姓。

4、鲜卑人姓。

5、北魏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

6、裕固族卡勒嘎尔氏,汉姓为柯。

7、维吾尔族仿汉姓,取本名第一字母为姓,有柯姓。

8、满、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柯姓名人:

柯隆,南齐时钱塘人,尚书仆射。

郡望:济阳,钱塘、齐郡、河南。

柯姓男孩取名

柯洪迅柯关言柯信墨柯盛迅柯伟恒柯礼荣柯杰凯柯航泽柯培踊柯良颖柯嘉锋柯晓柱柯远辉柯富仁柯博兴柯振烨柯震奎柯俊凡柯伊维柯博瑞柯巍程柯奇梁柯邦园柯溪赫柯东艺柯乐明柯弘庆柯浙蓄柯杰公柯瑞运

柯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柯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柯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柯姓女孩取名

柯傲秋柯艺梦柯圣奇柯芝文柯茵琳柯九奚柯音苓柯洁婉柯如雨柯慕蕊柯雅茜柯佳舜柯佳梅柯琬云柯依奕柯如玉柯娅兰柯欣歆柯春惠柯傲欣柯雨芹柯美荷柯青书柯艾茜柯山晁柯菲瑶柯若枫柯佩秀柯香华柯怡娜

柯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柯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柯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柯的诗人

柯原:柯原(1931--)生于河北景县,侗族。1948年曾就读于华北大学,后参军,再后一直在部队任职。有诗集《露营集》《金三角之恋》等。

柯岳:柯岳,字刚中(《闽诗录》卷九),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一二)。孝宗淳熙间知南安县(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二三)。

柯九思:(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柯敬之: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柯芝:宋瑞阳人,字士先。通五经,工词赋。诣行在求读书省中,益通诸家之学。平居以著书授徒自适。

柯梦得: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东海。屡试不第。宁宗嘉定七年以特科入官。一生苦吟,诗学孟郊。有《抱瓮集》及《选唐绝句》。

柯氏:柯耸,字素培,号岸初,嘉善人。顺治己丑进士,授知县,历官通政司左参议。有《霁园诗》。

柯应东:柯应东,字德明,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尝知罗源县。有《壶山集》,已佚。事见《闽诗录》丙集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柯举:柯举,字仲时,号竹圃,莆田(今属福建)人。恭宗德祐初官漳州教授,宋亡改名梦举,有《梦语集》,已佚。事见《闽诗录》丙集卷一六。今录诗二首。

柯崇:(838—?)一作柯宗。闽(今福建)人。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主文,崇与曹松、王希羽、刘象、郑希颜均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时昭宗特降恩旨,诏授太子校书。后归闽卒。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五。《全唐诗》存诗2首。

柯茂谦: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今录诗二首。

柯平:柯平,男,汉族,1962年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学位中心主任。

柯潜:柯潜(1423—1473)明状元。字孟时,号竹岩,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人。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岁。性高介,邃于文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