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国:~国|~交。

名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动词

封,分封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邦【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邦邦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邦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

《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姓。《正字通》明有邦嚴。

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

《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邦同此音。

邦【卷六】【邑部】

國也。从邑丰聲。邦,古文。博江切〖注〗邫、邦,古文邦。

说文解字注

(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从邑。丰聲。博江切。九部。

汉语字典

[①][bāng]
[《廣韻》博江切,平江,幫。]
“峀1”的今字。亦作“邫1”。
(1)古代诸侯的封国。
(2)泛指国家。
(3)分封。
(4)地区;政区。
(5)“邦老”的省称。
(6)真腊国对兄与姊的称呼。柬埔寨语bang的音译。
(7)姓。孔子有弟子邦巽。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汉字字源

邦

邦字造句

1、抓好科技、教育,这可是兴国安的大事。
2、两人角来枪往,闻进的双角施展的是封神时期忠义无双闻太师的双鞭法,而黄建国的枪法也是刚猛无比,夹杂着一股古时候武将,欲凭借手中长枪定国安的信念。
3、所谓"多难兴",现在局势动荡,我们应该更加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4、恩师见大汉将乱,言我一身武艺,扶危济困,安定国,便给某取字为安国,武安国!!
5、正是这种行比伯夷、受命不迁的气节,令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却多难兴,几经存亡,终走向繁荣。
6、只要全国上下一心,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古今中外多见多难兴的例子。
7、兴国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8、属下作为一名军人,觉得能驰骋疆场,安定国,大概就算有所为了吧。
9、因此辽代皇后多称萧氏,其中既有安定国的淳亲皇后述律平和承天太后萧绰,也有一代才女萧观音,堪称文武兼资。
10、科技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像马钧这样的人才,他的作用范围绝不仅仅是在军事一隅,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安定国所不可或缺的人才。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