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动)〈书〉急促;紧迫。

(2)(动)〈书〉皱(眉头);收缩。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动词

(1) 聚拢;皱缩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蹙【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蹙子六切,音噈。《說文》迫也。《詩·大雅》今也日蹙國百里。《禮·禮器》不然則已蹙。《疏》則太急蹙。

《集韻》七六切。與蹴同。《禮·曲禮》蹙路馬芻有誅。《釋文》蹙,本又作蹴。

《廣韻》蹙,近也。

通作顣。《孟子》已頻顣曰。《朱傳》顣與蹙同。

《集韻》倉歷切,音戚。《類篇》蹙蹙,蹙小貌。《詩·小雅》蹙蹙靡所騁。《箋》蹙蹙,小之貌。《爾雅·釋訓》蹙蹙,鞠也。

蹙【卷二】【足部】

迫也。从足戚聲。子六切〖注〗臣鉉等案:李善《文選注》通蹴字。

说文解字注

(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从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cù]
[《廣韻》子六切,入屋,精。]
亦作“1”。
(1)接近;迫近。
(2)促急;紧迫。
(3)引申为短促。
(4)逼迫;追逼。
(5)困窘;窘迫。
(6)愁苦貌。
(7)恭敬谨慎貌。
(8)指不安貌。
(9)缩小;减削。
(10)狭窄;狭小。
(11)屈聚;收拢。
(12)常指眉头皱拢。
(13)成;成就。
(14)一种刺绣方法。刺绣时紧拈其线,使之紧密匀贴。
(15)通“蹴”。踢;踏。

蹙

◎ 粤语:c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蹙字造句

1、此则口讲指画,逸兴遄飞,彼则疾首额,神情萧索。
2、疾首额,无私奉献。可当今社会明哲尚且不能保身,也难怪啦!
3、我这人疾首额,见着混蛋就得打。
4、可是在这一个月内,换了一拨又一拨技术员,搞了一个月,愣是白忙活,一个个疾首额,没研究出一所以然。
5、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额。
6、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奉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
7、运甓操戈,韬光晦迹,画檀山庄七日的筹谋,就待这一刻决出胜负,柳枫怎堪前功尽弃?转头睇视朱友贞,疾首额。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