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遮断;阻隔:一间屋~成两间|~着一重山|~河相望。

(2)间隔;距离:~两天再去|相~很远。

动词

(1) (形声。从阜,鬲()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 。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击”()。打,敲打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界限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 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膈膜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隔【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隔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隔【卷十四】【隔部】

障也。从隔鬲聲。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

(隔)塞也。塞先代切。各本作障。今依西京賦注所引作塞也。與土部塞隔也爲轉注。廣韵亦曰。塞也。西京賦曰。隴坻之隘。隔閡華戎。从隔。鬲聲。古覈切。十六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gé]
[《廣韻》古核切,入麥,見。]
(1)阻隔;间隔。
(2)隔阂,不相合。
(3)分开;分隔。
(4)时间上距离远。
(5)别离。
(6)抑制。
(7)窗槅。
(8)变异。
(9)界限。
(10)古代音乐术语。指某些弹拨乐器按音的位置。
(11)通“膈”。
(12)通“融”。
[②][jī]
[《集韻》古歴切,入錫,見。]
通“擊1”。
敲击。

隔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沙头角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东莞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梅县腔] gak7 [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隔字造句

1、微笑如日融化冷漠,微笑如火温暖阂,微笑是手撑起天空,微笑是爱亲密你我。笑吧,幸福快乐的密码你就获得。世界诶微笑日,愿你笑口常开,好运常来。
2、看着眼前熟悉的校门口,杨宇不禁有些恍如世的感觉。
3、老鼠不能反胃或打嗝,因为它们受到了两个胃之间离墙的限制和它们不能有效调节横膜肌肉来配合行动把吃过的东西吐出来。
4、如果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所提的评论便会像靴搔痒,难以一针见血。
5、差价进口税可以把农民和消费者与世界市场离开来。
6、田兄,公孙度的手下多能打那是尽人皆知啊,咱们手上那万把人,根本不是对手啊!况且真的火并起来,那些平日里有往来的将领,八成会岸观火吧!
7、再见,已仿佛恍如世,不知几世轮回。中间着时光的河,我们无法泅渡。只能远远相望,任世事喧哗,红尘纷扰,我们只能把这段有情过往,深藏心间。
8、一种在纬编针织机上进行具有一定厚度的,表层衬经衬纬结构的成圈型纬编间织物织造方法。
9、海花能言善道,每每以妙语打破您与中国人民的阂,让您与他们畅心交流。
10、系统的其它部分的维护如膜阀的维护也是必须的。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