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名)周代诸侯国名。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

(2)(名)姓。

名词

(1) (形声。从虎,寽()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2) 同本义

虢,虎所攫画明文也。——《说文》

(3)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4) 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5)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

(6) 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7) 北虢。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8) 唐代州名 。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形容词

猛烈;暴烈

设以虢猛绝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炮,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清· 薛福成《枪炮说》

虢【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虢虢。《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

國名。《廣韻》周封虢仲于西虢,秦屬三川郡,唐武德中爲虢州。《左傳·隱元年》虢叔。《註》虢國,今滎陽縣。應劭曰:今虢亭是也。

《昭七年》齊侯次于虢。《註》虢,燕境。

姓。《左傳》晉大夫虢射。《高誘·戰國策註》虢卽古郭氏。《六書正譌》俗作虢,非。虢字原从虎作。

虢【卷五】【虎部】

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古伯切

说文解字注

(虢)虎所攫畫明文也。攫者㕚所扟也。畫者㕚所劃。故有明文也。虢字本義久廢。罕有用者。从虎寽。各本衍聲字。今正。寽在十五部。虢在五部。非聲也。虢部曰。寽、五指寽也。虎所攫畫。故从虎寽會意。今音古伯切。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guó]
[《廣韻》古伯切,入陌,見。]
“郭2”的被通假字。
(1)古国名。西周文王弟虢仲之封地,故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者,是为西虢。虢叔之封地,在今河南省成皋县虢亭者,是为东虢。平王东迁,西虢徙上阳,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称南虢。西虢迁徙后,其支族留居原封地者,称小虢。此外,虢仲有别支,地居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大阳之南、滨河之北者,称北虢。史称“晉假道于虞以伐虢”者,即指此。
(2)姓。虢叔、虢仲之后,以国为姓。后亦改作“郭”。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 粤语:gw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ut7 ngiet7 ngut7 [海陆丰腔] ngiet7 n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ed5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ut7 [宝安腔] get7 gok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虢字造句

1、俊?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践土会盟。
2、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密谒其兄绍,劝其行假途灭之计,谋取冀州,绍阴然之。
3、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之计!
4、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之感。
5、秦国不向西周借道,是因为西周紧邻周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对韩国发动战争,他惟恐天下诸侯指责秦国有假途灭之嫌,以伐韩为名而窥伺周之九鼎。
6、他用了假途灭的计策打败了敌人。
7、今叶飘零收吕布在前,拜孔明于后,乃图北伐之计,他日假途灭,君侯不可不防也。
8、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之计!”。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