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 张口呼气:哈欠。哈一口气。

2. 象声词,形容笑声:哈哈大笑。打哈哈(开玩笑)。

3. 伛,弯:哈腰(稍微弯腰)。

1. 方言,斥责:哈他一通。

2. 姓。

1. 〔哈什蚂〕蛙的一种,雌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中医用作补品。

动词

(1) (形声。从口,合声。(shà)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2) 张口呼气 。如:哈气(哈气,张口呼气);哈什(哈欠);哈哧(喷嚏)

动词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如:点头哈腰

名词

臾儿、 易牙, 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叹词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如:哈,丰收在望!哈,真有两下子;哈呀(叹词。表惊讶、惋惜)

象词

笑声 ,表示得意或满意,大多叠用

黄檗哈哈大笑。——道原《景德传灯录》

形容词

(1) 鱼很多的样子

哈,鱼多貌。——《玉篇》

(2) 马虎 。如:哈沓(糊涂;马虎);哈答(马虎;随便)

(3) 另见hǎ;hà

形容词

蠢;傻 。如:哈话(傻话;丢人话);哈达(马虎,随便)

动词

(1) 呵斥

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2) 另见hā;hà

暂无详细释义

哈【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五合切《集韻》鄂合切,哈哈。《玉篇》魚多貌。

《集韻》魚口貌。

《集韻》色洽切,音喢。《玉篇》以口歃飮。《淮南子·氾論訓》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集韻》本作歃。或作哈

姓。《正字通》楊愼希姓有哈永森。

《集韻》曷閤切,音合。與哈同。或作㖤,齧聲也。

呼合切,音哈。與欱同,大歠也。

《集韻》《類篇》哈葛合切,音閤。與哈同,食也。

託合切,音榻。義同。

呷【卷二】【口部】

吸呷也。从口甲聲。呼甲切

说文解字注

(呷)吸呷也。司馬相如賦曰。翕呷萃蔡張揖曰。翕呷、衣起張也。海賦、猶尙呀呷。餘波獨湧。李善曰。呀呷、波相吞之皃。吳都賦曰。諠譁喤呷。廣韵。喤呷、衆聲也。从口。甲聲。呼甲切。八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hā]
[《廣韻》五合切,入合,疑。]
(1)口。
(2)谓呵气。
(3)叹词。表示惊讶等。
(4)笑声。参见“哈哈”。
(5)弯。谓将腰弯下。
[②][hǎ]
[《篇海》呼馬切]
(1)呵斥;斥责。
(2)蠢;傻。参见“哈2話”。
(3)姓。明有哈勋。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③][hà]
见“哈3巴”。
[④][hē]
[《集韻》呼合切,入合,曉。]
饮;喝。

哈

◎ 粤语:haa1 haa5 haai1 kaa1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东莞腔] ha1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ha2 hat8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ad6 ha1 [台湾四县腔] hap8 ha2 hat8 [宝安腔] ha1 | hap7 | ha2

哈字造句

1、在选举拜票时,谦卑恭谨,满脸笑容,点头腰,俨然“民众的公仆”;一旦权力到手,傲气凌人,颐指气使,为所欲为,成了“民众的主人”。
2、我虽然喝多了,但肯定没喝的傻了,所以麻溜的点头腰的说道。
3、说着,刚才还跟死狗躺在地上的巴科夫立即麻溜地爬了起来,他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一份卷宗点头腰地递给凤天衣。
4、二魔头顺风转舵,点头腰接着说“太君,秀说得对,您想干啥就干啥,大哥到院子里乘凉去。
5、过去,他恃仗是太监大总管邵祥卿的徒弟,把谁都不放进眼里,但对上却是另一副嘴脸,点头腰,见了面就是一脸笑。
6、见惯了人们点头腰的样子,护粮团的士兵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7、伙计点头腰,笑盈盈的接待柳怀松,回身看上了眼稠人广众的内厅接着说道楼上客满,劳请下坐,还望柳公子勿要见怪。
8、飞天宾馆就是市里的接待处,干接待处这个活,就得善于看风使舵,会点头腰伺候人,还得会平衡关系,善于交朋友拉关系。
9、只见那个刚才喝问他们的小头领点头腰的把他们放进城,花狐一身玄白色的剑术长袍,冷白的脸在暮色中格外明显。
10、士兵们低眉顺眼的朝每一个眼高于顶的达官贵人,点头腰。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