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角

    20102

    仓颉

    HDBT

    统一码

    76C9

  • 郑码

    MFLK

    五行

    笔顺编号

    3123425221

  • 盉的笔顺

    撇,横,竖,撇,捺,竖,横折,竖,竖,横

  • 异体字

  • 盉字组词

    凤盉调盉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古代用来调和酒的器皿。

名词

古器名 。青铜制,圆口,深腹,三足。为酒水调和之器,用以节制酒之浓淡。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动词

调味。后作“和” 。如:调盉(调味)

盉【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戈切《集韻》胡戈切,盉音禾。《說文》調味也。《廣韻》調五味器。《博古圖》商有阜父丁盉,執戈父癸盉。周有單從盉,嘉仲盉,龍首盉,雲雷盉,三螭盉,蛟螭盉,麟盉,螭虬盉,粟紋盉,細紋熊足盉。漢有鳳盉,螭首虬紋盉,凡一十四器。其款識或謂之彝,或謂之尊或謂之卣,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

《廣韻》《集韻》盉胡臥切,禾去聲。義同。《玉篇》今作和。

盉【卷五】【皿部】

調味也。从皿禾聲。戶戈切

说文解字注

(盉)調味也。調聲曰龢。調味曰盉。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盉部曰鬻、五味盉羹也。从皿。調味必於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盉者。因其可以盉羹而名之盉也。廣川書跋引說文。調味器也。沾器字非。禾聲。戸戈切。十七部。

汉语字典

[①][hé]
[《廣韻》户戈切,平戈,匣。]
[《廣韻》胡卧切,去過,匣。]
(1)古代酒器。青铜制。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於酒之器,所以節酒之厚薄者也。”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諧聲。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麥稈以吸酒。”一说,调五味之器。见《广韵·平戈》。
(2)调味。后通作“和”。

汉字字源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