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

(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恨【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恨音拫。《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叶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恨【卷十】【心部】

怨也。从心艮聲。胡艮切

说文解字注

(恨)怨也。从心。恨聲。胡艮切。十三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hèn]
[《廣韻》胡艮切,去恨,匣。]
亦作“1”。
(1)怨恨,仇视。
(2)失悔;遗憾。
(3)通“很”。违逆;狠戾。

恨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恨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恨字造句

1、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出自:《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虚伪的行为。疾:憎,厌恶。清廉的人憎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2、看到战友被敌人杀害,他的眼中迸射出仇的目光。
3、第一个孩子的死给他们的打击应该是无比巨大的吧,大到后来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了,大到他们积蓄的仇都转化成对彼此的厌烦,是这样的吗?坏蓝眼睛。
4、少年儿童要热爱人民,憎敌人。
5、第二天早上看来,丹尼尔显然曾宿醉,但他趴在沙发上还是咧着嘴朝我笑了笑,我们之间没有尴尬或悔
6、在百米开外之处,一双眼睛,沉默而久远,瞳孔深红而炙热,望着黄玉山,似有千仇万,又似万种情伤,那双眼睛,似能将一切化为飞灰,又能让枯木逢春。
7、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边疆地区极易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三种黑暗势力的影响,受到挑拨煽惑,制造仇,引发一连串令人忧心忡忡的事件。
8、在赵行德的眼里,这时李元昊的五短身材仍不失统帅之威严。他与回鹘王女并辔齐驱,不住地向将士们投以赞许的目光。行德虽然在这样的场合完全有理由憎李元昊,但他在内心深处却始终觉得大丈夫生当如此,纵然是儿女情长,又岂能英雄气短。
9、即使是耶酥,也会有人对他怀在心,我不需要解释什么。
10、他小时候贪玩,现在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只好抱终天了。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