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形)大:~水|~钟|~炉|~量。

(2)(名)指洪水:防~|蓄~。

(3)(名)姓。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洪【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洪音紅。《說文》洚水也。《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大也。《書·大誥》洪惟我幼冲人。

水名,在東郡。《水經》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澤名。《廣輿記》洪澤,在淮安府山陽縣界。

《揚子·方言》石阻河流爲洪。《田藝蘅煑泉小品》澤感而山不應,則怒而爲洪。《漫叟詩話》灘石湍激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

射洪,縣名。《廣輿記》潼川州有射洪縣。

州名。《韻會》漢豫章郡,隋置洪州。

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水經注》洪井飛流,懸注無底。

山名。《廣輿記》在福寧州城南。

《輟耕錄》脈以浮而有力爲洪。

姓。《廣韻》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通作鴻。《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集韻》古巷切,音絳。水名。義同洚水之洚。

洪【卷十一】【水部】

洚水也。从水共聲。戶工切

说文解字注

(洪)洚水也。堯典、咎繇謨皆言洪水。釋詁曰。洪、大也。引伸之義也。孟子以洪釋洚。許以洚釋洪。是曰轉注。大壑曰谼。字亦作洪。从水。共聲。戶工切。九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hóng]
[《廣韻》户公切,平東,匣。]
“潂1”的今字。“共4”的被通假字。
(1)大水。
(2)大。与“小”相对。
(3)指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4)河流分道之处。
(5)量词。
(6)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7)语首助词。三国魏阮籍《鸠赋》:“伊嘉年之茂惠,洪肇恍惚以發蒙。”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洪,發聲也。”参见“洪惟”。一说为“皆”义。参阅吴国泰《〈经传释词〉臆正》。
(8)象声词。
(9)姓。

洪

◎ 粤语:h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洪字造句

1、水像一群发了疯的野马,冲向村庄,一下子就把村庄给毁了!真是势不可挡!
2、奥斯特洛夫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只有迎击风险,驾驭风险,才能通过勇敢的驰骋为获取成功的果实而登上希望的绝顶。
3、水迅速漫过了堤岸。
4、内部思想不统造成的恶果比水猛兽还要厉害。
5、眼看着丰收的庄稼被水吞没了,谁不痛心!
6、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水。
7、一个亮的声音响起,"有光吧",但是那已经有了光了,这声音又说"让地面长草吧",但是我已经站在草地上了啊。
8、亮嗓子一马当先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就在那葱白玉指即将展开之际,夏侯瑾轩左手突然发难,判官笔一招仙女引针,点向他的印堂,同时喊道“皇甫兄,快走!”。
9、如果大象收到威胁,象鼻就会发出很大很亮的警告声。
10、在内援引进上,力帆一共引入王选宏、韩青松、王亮和张兆辉四名球员。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