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动)封闭(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王~|上海刘~。

名词

(1)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2) 同本義

缄,束篋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

摄缄縢。——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 又如:缄縢(绳索)

(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

(5) 信件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6) 又如:缄书(书信);缄愁(写信給人,倾訴相思之苦);缄題(信函的封端)

(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纸书一缄

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缄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緘【卷十三】【糸部】

束篋也。从糸咸聲。古咸切

说文解字注

(緘)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从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汉字方言

◎ 粤语:gaam1

缄字造句

1、但对于燃油税改革何时正式出台,该人士三其口,只表示,目前还未获得什么消息,而一些公开的消息都已在媒体上刊登了。
2、过去的几天里,很多呼吁改革的党内人士在公众面前却都保持默,因为他们都害怕提前举行大选。
3、不知道“一把手”的结果,也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公开场合,干部们默不语,县领导成了敏感词。
4、如果这真是个科学的问题,人们可能会对这些考虑保持默。
5、夏青阳如今样子大变,没有人认出他来,他装做外乡人的样子,借着问路的机会暗里打听了几句,人们却三其口,什么都不肯说,似乎是遇到了很忌讳的事情。
6、保持距离是一门领导艺术:切莫与人过于亲近,或让他人过于亲近你。最常用之物往往最不受珍惜,因接触愈多,缺点越显;而默则可将缺陷掩饰。
7、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默是金。言深言浅,言多言少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愿你能审时度势,妙用语言的艺术,事业更上一层楼!
8、让你默肯定有他的道理,你自己照着做就好了。
9、至于二人密谋了什么,巩晓彬同样三其口。
10、对于应尊重的事物,我们应当或是默不语,或是大加称颂。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