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名)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大~|对~。

(2)(名)指连襟:~兄|~弟。

名词

(1)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4)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如:襟兄(对妻姊之夫的称呼);襟联(连襟)

(5) 胸怀 。如:襟曲(心曲);襟素(怀抱,心胸);襟友(至友,心心相通的好友);襟鬲(胸襟)

(6) 前面 。如:襟背(前后)

(7)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如:襟要(比喻险要的地方);襟抱(喻指水流交会处);襟屏(像衣襟一样屏蔽于前。比喻地势重要);襟会(交会连接)

动词

(1) 屏障于前

襟三江而带五湖。——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裹杂;混合

将零头的三百八十匹,又选自己营中老疲病马五百余匹,襟在里头。叫几个军士赶着。——清· 素庵主人《睢阳忠毅录》

襟【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韻會》襟居吟切,音金。《說文》交衽也。《廣韻》袍襦前袂也。《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類篇》又作襟。《玉篇》又作䘳。

䘳【卷八】【衣部】

交衽也。从衣金聲。居音切

说文解字注

(䘳)交衽也。釋器曰。衣皆謂之襟。孫、郭皆曰。襟、交領也。鄭風。靑靑子衿。毛曰。靑衿、靑領也。方言。衿謂之交。按䘳之字一變爲衿。再變爲襟。字一耳。而爾雅之襟。毛傳、方言之衿。皆非許所謂䘳也。爾雅、詩傳、方言皆自領言之。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注。袷、交領也。占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玉藻。袷二寸。注。曲領也。曲禮。天子視不上於袷。玉藻。侍於君。視帶以及袷。注皆云交領也。袷者、交領之正字。其字从合。左傳作襘。从會與从合一也。交領宜作袷。而毛詩、爾雅、方言作衿。殆以衿袷爲古今字與。若許云䘳、交衽也。此則謂掩裳際之衽。當前幅後幅相交之處。故曰交衽。䘳本衽之偁。因以爲正幅之偁。正幅統於領。因以爲領之偁。此其推移之漸。許必原其本義爲言。凡金聲、今聲之字皆有禁制之義。禁制於領與禁制前後之不相屬。不妨同用一字。从衣。金聲。居音切。七部。漢石經。靑靑子䘳。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jīn]
[《廣韻》居吟切,平侵,見。]
(1)古代指衣的交领。
(2)指衣的前幅。
(3)襟在衣前,因用以借指前面。
(4)胸怀;心怀。
(5)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6)喻指禽鸟的颔下部分。
(7)同门为婿互称连襟,省称襟。

襟

◎ 粤语:k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m1 [东莞腔] kim1 pan3 [海陆丰腔] kim1 [宝安腔] kim1 [梅县腔] kim1 [陆丰腔] kim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kim1

襟字造句

1、她谁也不认识,而梅格又要她正危坐,因为乔的洋装背后有破洞。
2、妈妈说这段时间家里的经济困难,已经捉见肘了,要节省开支。
3、一想到这,郁维风正向尚峰挥过去的手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端端正正地摆在课桌上,正危坐。
4、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他再也无法正危坐,他决定立刻动身,去找那几个休戚与共的朋友共同商量对策。
5、安慰捉见肘,唯有冷暖自知,但还是希望你能调整好心态,积极备战下一场。加油。
6、由赞助,滑铁卢大学对一个位于多伦多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男人和女人在座椅子上有根本的不同:女人正危坐,男人松松跨跨。
7、现在伍兹可能真的在财务上捉见肘了。
8、罗艺见他正危坐,目不旁视,又好气,又好笑。
9、这一段一直都是过着捉见肘的日子,哪里还有闲钱去炒股票。
10、在过去几个赛季,沃恩分别被租借到莱切斯特城,德比郡以及水晶宫队效力,他在古迪逊公园的出场机会可谓捉见肘。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