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汉语字典

(1)(名)(~儿)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糖~儿|煤~|把肉切成~。

(2)(名)ɑ)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

名词

(1)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 同本义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4) 成块的东西 。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5) 郁结的心思 。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量词

(1) 整体的一部分

人运大石一块。——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3)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如:三块钱

形容词

(1) 孤独;孑然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2)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块【備考·丑集】【土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月。(塊)《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怪切《韻會》苦潰切《正韻》苦夬切,块音蒯。《說文》墣也。《博物志》徐州人謂塵土爲蓬塊。《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衞,衞不爲禮,出于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

《儀禮·喪服》凡喪居倚廬,寢苦枕塊。

造物之名曰大塊。《莊子·大宗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郭璞·江賦》煥大塊之流形。

壘塊,胷中不平也。《世說》晉阮籍胷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銜塊,請罪也。《唐書·块宗紀》天寶末,安祿山反,帝欲禪位太子。楊貴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

孑也。一曰楚人謂我曰塊。《楚辭·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陸機·文賦》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

《類篇》苦會切,音檜。義同。

與蕢通。互見凷字註。

[①][kuài]
[《廣韻》苦對切,去隊,溪。]
[《集韻》苦怪切,去怪,溪。]
亦作“凷1”。亦作“圦1”。亦作“墤2”。亦作“1”。“块1”的繁体字。“魁3”的被通假字。“蕢3”的被通假字。
(1)土块。
(2)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
(3)特指郁结的心思。
(4)浑然一体;整体。
(5)安然。参见“塊然”。
(6)孤独;孑然。
(7)量词。用于块状、片状的东西。
(8)量词。货币的单位,相当于“圆”。多用于口语。
(9)方言。附在“这、那、哪”等之后表示地点、处所,相当于“里”。
(10)通“餽”。馈赠。
(11)通“魁”。

汉字字源

块

汉字方言

◎ 粤语:faai3
◎ 潮州话:go3

块字造句

1、时可是很好地显露过,省里一些大文章、省报的一些重要评论,不少出自他手。
2、北方的大快朵颐 酣畅淋漓 气冲斗牛'偶尔也渴望南方的唔哝软语'。
3、裴慧翻出一罐午餐肉,大朵颐起来。
4、我讨厌报上的大文章。
5、这是要上省报的大文章,一手资料必须准备充分,要有靠得住的事实才行。
6、喜悦之中的周然,高兴地大朵颐,然而明悟突起毫无征兆!“戾气来自哪里?今日被我‘果腹’明日是否还会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7、江枫从床上下来,走到桌子边坐了下来,和小胖一起大朵颐了起来。
8、蒸鱼上桌后,他又剔掉鱼刺,满足地看着她大快朵颐。
9、如今周承业与父母亲的关系,已经大异于从前,他一落座,便毫不客气地大朵颐起来,刚才在云梦居,因为饭菜并不可口,他可是留着一半的肚子呢。
10、先统发消息和报告,来宾名单和大文章下一期发。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