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 山上的大石。

1. 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硌脚。硌牙。硌得难受。

动词

(1) 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这条石子路真硌脚

(2) 又如:硌脚;硌牙(牙齿被硬物垫磨、损伤)

(3) 另见luò

形容词

(1) 大石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山海經》

(2) 坚硬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老子》

动词

(1) 用同“摞”。重叠堆起

他却搬张桌子,又硌张椅子,坐在上面。——《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硌【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硌音洛。山上大石也。《山海經》西上申之山,無草木而多硌石。

《玉篇》石次玉。

《韻會》磊硌,石貌。

硌硌,石堅不相入貌。

《嵆康·琴賦》碪䂽磥硌,美聲將興。《註》磥硌,壯大貌。

《集韻》郞狄切,同礫。小石也。

礫【卷九】【石部】

小石也。从石樂聲。郎擊切

说文解字注

(礫)小石也。釋名。小石曰礫。礫、料也。小石相枝柱其間。料料然出內氣也。楚辭王逸注兩云。小石爲礫。西京賦薛注。石細者曰礫。从石。樂聲。郞擊切。古音在二部。

汉语字典

[①][luò]
[《廣韻》盧各切,入鐸,來。]
(1)大石貌。
(2)见“硌硌”。
(3)摞;堆叠。
(4)指堆叠成的堆。
[②][gè]
(1)触着硬物使人觉得难受或受到损伤。
(2)见“硌2蹴”。
(3)象声词。参见“硌2吱”、“硌2磴”。

汉字字源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