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坟墓:~碑|~地|~穴|~葬。

名词

(1)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2)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4) 墓地 。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5) 墓志 。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6) 宏伟的陵墓 。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动词

(1) 葬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墓【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墓莫故切,音暮。《說文》丘也。《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禮·檀弓》古不修墓。

易墓非古也。《王制》墓地不請。《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云墓。

《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故檀弓云:墓而不墳。

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

北谷曰墓。《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

《集韻》䝉晡切,音模。《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註》墓音模。

墓【卷十三】【土部】

丘也。从土莫聲。莫故切

说文解字注

(墓)丘墓也。墓字今補。丘謂之虛。故曰丘墓。亦曰虛墓。檀弓曰虛墓之閒、未施哀於民而民哀是也。周禮有冢人、有墓大夫。鄭曰。墓、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墓、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然則丘自其高言。墓自其平言。渾言之則曰丘墓也。墓之言規模也。方言。凡葬而無墳謂之墓。所以墓謂之墲。注引漢劉向傳初陵之墲。今漢書作初陵之橅。从土。墓聲。莫故切。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mù]
[《廣韻》莫故切,去暮,明。]
(1)坟墓。古代埋葬死者,封土隆起的叫坟,平的叫墓。
(2)指茔域,坟地。
(3)葬。

墓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5 [梅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宝安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陆丰腔] mu6
◎ 潮州话:mo6

墓字造句

1、清明节那天,我校全体师生都怀者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在瞻仰那一座座碑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动人场面;仿佛看到了他们相互合作,勇敢顽强的场面。
2、每年清明节,很多人都要扫追思先人,清明节似乎已经成了“扫节”。
3、在没有碑的两座坟前跪着,林溪忽然想起自己依然孑身一人,从此无靠无依,想来便不如随着他们祖孙三代去了,好在黄泉之下侍奉他们。
4、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哲学家像这样通过碑说教的方式,但再者这可能是一位文化界的批评家。
5、如果你愿意,不妨跟孩子继续谈论爷爷,一起去扫
6、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
7、走过了这段万人簇拥路,逃不过碑下那孤独的长眠。
8、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祀扫的忧伤之情,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9、每逢佳节倍思亲,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远”字辈的先祖父卢远基兄弟、先堂伯叔公,一定带领自己的儿孙们,几家人一同到南山扫,非常热闹。
10、军曹、兵长、伍长,乃至准尉级的仕官,皆立个人碑。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