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名)端。

(2)(名)姓。

名词

(1) (形声。从人,“兒”()声。本义:小孩)

(2) 同本义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垂髫之倪。——《旧唐书·玄宗本纪》

(3) 又如:倪子(方言。儿子);倪倪(幼弱)

(4) 涯际;边际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5) 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倪露(露出端倪)

(6) 端;头绪

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

乾端坤倪,轩豁呈露。——韩愈《南海神庙碑》

(7) 通“齯”。老人齿落复生的齿 皆黄耄倪齿也。——《列女传·鲁季敬姜》

(8) 〈动〉 通“睨”。斜视

龟俯者灵…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尔雅·释鱼》注:“倪与睨同。”

(9) 姓

倪【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倪硏奚切,音霓。《說文》俾益也。

弱小之稱。《孟子》反其旄倪。

分也,際也,極際之謂也。《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

《秋水篇》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端也。《韓愈·南海廟倪》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姓。漢倪寬。《史記》作兒寬。兒倪古通用。

《集韻》《韻會》倪宜加切,音崖。水滸也。《莊子·大宗師》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註》端,山巓。倪,水滸。

《集韻》與睨同。《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軶,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馬之知而能至盜者,伯樂之罪也。《註》介音戛介,倪猶睥睨。俾倪,僻倪倪同。

《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右倪不若。《疏》倪,庳也,不發聲也。左倪不類者,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周禮,西龜曰靁屬是也。右倪不若者,謂行時頭右邊庳下者名若,周禮,北龜曰若屬是也。賈公彥說,周禮以倪爲睥睨,則左倪右倪是左顧右顧也。互見前俾字註。

《集韻》與臲同。《易·困卦》困于臲卼。《古文易》作倪㐳。

倪【卷八】【人部】

俾也。从人兒聲。五雞切

说文解字注

(倪)俾也。然則倪亦訓益也。若孟子反其旄倪。借爲嫛婗之婗也。爾雅。左倪不類。右倪不若。左傳注。城上僻倪。借倪爲睨也。莊子。不知端倪。借端爲耑。借倪爲題也。題者、物初生之題也。从人。兒聲。五雞切。十六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ní]
[《廣韻》五稽切,平齊,疑。]
亦作“淣1”。
(1)幼儿。
(2)微始,分际。
(3)引申为区分。
(4)端;涯际;边际。
(5)引申为事端、事由。
(6)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
(7)通“齯”。参见“倪齒”。
(8)姓。
[②][nì]
[《集韻》研計切,去霽,疑。]
通“睨1”。亦作“1”。
(1)侧目斜视。
(2)引申指邪,倾侧。
(3)见“俾2倪”。

倪

◎ 粤语:ngai4
◎ 客家话:[陆丰腔] gni3 [梅县腔] ngi2 [宝安腔] ngi2 j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海陆丰腔] ri2 ngi2 [客英字典] ji2 ngi2 [东莞腔] ngi2 [台湾四县腔] ji2 ngi2
◎ 潮州话:俄丸5(宜)又 鹅挨5(艺)姓,ngi5(ngîⁿ) 〈姓〉ghoi5(gôi)

倪字造句

1、作者蓝豆豆常以老实人自诩,书里却喜欢大搞暧昧,这点从小说名字就能看出端
2、可是,或许有朝一日这可能变得无关紧要,如果说手机科技的迅速发展能让我们看出端,那麽人们所到之处都能连接上网的日子应当是指日可待了。
3、林玲倒是发现了点端,跟他说话时他老是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的。
4、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学习革命风起云涌,新一轮课程改革扬帆启程,研究性学习应时而生。
5、人的思想受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思想的支配,而思想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有端可察、有征兆可寻的。
6、另外,机场线东直门站的新出口已经初露端,两部扶梯整装待发。
7、在时间上不对称,讲求以先对后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强势一方会对其作战企图及行动实施种种隐蔽和伪装措施,但总是有端可察的。
8、这项调查工作仍在进行,有关细节刚刚露出端
9、这种狂热行为在他少年时开始露出端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