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动)答应;允许:承~|许~|应~。

(2)(名)答应的声音:~然|唯唯~~。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諾【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喏《唐韻》《正韻》奴各切《集韻》《韻會》匿各切,诺囊入聲。《說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韻》應聲。《詩·魯頌》莫敢不諾。《箋》應辭也。《禮·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註》唯速而恭,諾緩而慢。

《投壷》大師曰諾。《疏》承領之辭也。《吳志·顧雍傳》顧悌每得父書,拜跪讀之,每句應諾。

《韻會》以言許人曰諾。《左傳·襄十八年》獻子許諾。《論語》子路無宿諾。《史記·季布傳》楚諺: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老子·道德經》輕諾必寡信。《荀子·王霸篇》诺賞己諾,信乎天下矣。《註》諾許也。己不許也。

自輺語。《公羊傳·僖元年》慶父曰:此奚斯之聲也,諾己。《註》諾已,皆自輺語。

《南史·江夏王鋒傳》鋒五歲,齊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卽工。《潘遠·紀聞談》諸侯箋奏皆批曰諾,諾字有尾若風也。

《字彙補》諾臯,神名。《酉陽雜俎》有《諾臯記》。

水名。《前漢·匈奴傳》韓昌、張猛與單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師古註》今突厥地,諾眞水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諾州,屬靜邊郡,貞觀五年置。

姓,見《姓苑》。

諾【卷三】【言部】

诺也。从言若聲。奴各切

说文解字注

(諾)诺也。诺者、應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或偶爾从俗。或後人妄改。疑不能明也。大徐於此部增诺字。誤矣。口部曰。唯、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别。統言之則皆應也。从言。若聲。奴各切。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nuò]
[《廣韻》奴各切,入鐸,泥。]
“诺1”的繁体字。
(1)表示同意、遵命的答应声。
(2)引申为顺从,唯命是从。
(3)应允;同意。
(4)古代批“諾”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相当于后世的画行。

诺

◎ 粤语:nok6

诺字造句

1、做人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要记住越是忍住泪水,越会变成幸福的良药。
2、文明谦和,礼仪周全;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诚信,一千金;文明帮扶,爱心无限;文明纯洁,一尘不染;文明节义,宁折不弯;文明前程,光辉灿烂!
3、日三省身,对自己要苛责;谦恭礼让,对宾客要礼貌;一千金,对朋友要诚信;小心奉养,对父母要孝道。躬行文明,品尚德高!
4、快意恩仇,挥洒博豪情——豪爽而豪迈;轻生重义,仗义为游侠——壮伟而崇高;一千金,剑出不空回——气出正如虹;横行长街,浪迹走天涯——潇洒又逍遥。
5、你的行为和你的言背道而驰,让我怎能相信你呢!
6、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言!
7、你们期望我履行我的言,而且也应当衡量我的业绩。
8、我向来最守信用,一千金,只要我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9、小明说话向来都是一千金,不可能言而无信。
10、一个从未有过交际的人,会把出于一般形式的礼貌而作的允当作殷勤的标志加以接受,当他感到失望时,他又会抱怨那是虚伪。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