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汉语字典

1.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紡~。

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

3.像紗布的:鐵~。塑膠~。

紗【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紗音沙。《玉篇》紗,縠也。《廣韻》絹屬。一曰紡纑也。《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集韻》弭沼切,音眇。紗,微也。或作紗。《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韻補》叶桑河切。《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沙【卷十一】【水部】

紗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紗,譚長說: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結切。

说文解字注

(沙)水紗石也。詩正義作水中散石。非是。水經注引與今本同。凡古人所引古書有是有非。不容偏信。大雅傳云。沙、水旁也。許云。水散石。與毛不異。石散碎謂之沙。引伸之、凡生澁皆爲沙。如內則鳥沙鳴是。从水少。會意。水少沙見。釋其會意之恉。所加切。十七部。古音娑。從石作砂者、俗字也。古丹沙衹用此。楚東有沙水。此別一義也。水經注渠水篇曰。渠水、又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卽沙水也。音蔡。許愼正作沙音。言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

[①][shā]
[《廣韻》所加切,平麻,生。]
“纱1”的繁体字。亦作“1”。
(1)绢之轻细者。古作“沙”。
(2)棉、麻等纺成的细缕。
(3)经纬稀疏而轻薄的织物。
(4)指某些纺织品。一般比较轻薄。
(5)像纱一样经纬稀疏的制品。
[②][miǎo]
[《集韻》弭沼切,上小,明。]
“纱2”的繁体字。
见“紗2紗”。

汉字字源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汉字方言

◎ 粤语:saa1
◎ 客家话:[东莞腔] sa1 [沙头角腔] sa1 [陆丰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海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 潮州话:sê1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