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动)咬。

动词

(1)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2) 同本义

噬,嗂也。喙也。——《说文》

噬嗑食也。——《易·杂卦》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欋杀援筮(噬)。——《考工记·梓人》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唐· 柳宗元《三戒》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噬指(畏惧地咬着手指头);噬脐(自己用嘴咬肚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噬犬,噬狗(凶猛咬人的狗);噬搏(咬啮搏击)

(4) 吞

竟横噬于虎口。——潘岳《西征赋》

(5) 如:噬肥混赖(占了便宜还耍赖);噬攫(侵吞掠夺)

助词

无义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诗·唐风·有杕之杜》

噬【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噬時制切,音誓。《說文》啗也,喙也。《玉篇》齧噬也。易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揚子·方言》噬,食也。

《詩·唐風》彼君子兮,噬肯適我。《傳》噬,逮也。《釋文》噬,市世反,韓詩作逝,逝,及也。《揚子·方言》噬,逮也。北燕曰噬。

《揚子·方言》憂也。

《集韻》以制切,音曳。齧也。

噬【卷二】【口部】

啗也。喙也。从口筮聲。時制切

说文解字注

(齛)羊粻也。釋獸曰。羊曰齛。郭曰。齛音漏泄。按唐人諱世作齥。粻、米部無此字。食部引歭乃餱粻。从齒。世聲。私列切。十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shì]
[《廣韻》時制切,去祭,禪。]
亦作“唑1”。
(1)啗食;吃。
(2)啮啃;咬。
(3)侵吞。
(4)逮,及。一说为发语词,无义。

噬

◎ 粤语:sai6
◎ 客家话:[梅县腔] chii3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客英字典] chi3 [台湾四县腔] cih1 cih3 [海陆丰腔] chi1 chi3 [宝安腔] si5 ci3
◎ 潮州话:si7

噬字造句

1、贺军见有机会将司马操手臂斩断,出招不留丝毫余地,于炎看得清楚,心念一动,身形一闪,已然握着吞大刀飞奔了出去,想要拆档住这一击。
2、他们想知道僵尸父母们怎么才能制造这么多的啃咬者和吞者,他们的家庭内部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他们的教育是不是总能成功。
3、炽烈的火焰吞了大楼。
4、嫉妒是一条毒蛇,不知不觉间吞了你的心——哪怕你明明,自知没资格。
5、我,只会拿枪杀人,杀那些总想吞我意志的人。
6、不要让挫折感把你吞,你就一定会成功。
7、这种代表着毁灭的生命体,酷肖魂魄,吞一切,只为吞和毁灭而存在,因而被称作——“吞魂”。
8、肺泡巨细胞则为可活动的清道夫,吞肺中的异物颗粒。
9、世界总是把希望慢慢融化,一点点吞。后来,我毫不意外的归顺了世界。
10、动物中的液泡起吞和胞饮作用。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