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汉语字典

(1)(形)耸立:高~|~入云霄。

(2)(动)引起注意;使人吃惊:危言~听。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

子野听耸, 离朱目眩。—— 马融《广成颂》

耸,聋也…生而聋,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耸。 荆阳之间及 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 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2)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

动词

(1) 高起;矗立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耸人瞻仰(众人耸立瞻仰);耸秀(高耸秀丽);耸出(高耸突出);耸耳(高起的耳朵;竖起耳朵);耸然(高耸貌);耸峭(高耸陡峭);耸突(高耸突起);耸干(高挺的树干);耸擢(高耸突出);耸耸(竖起貌;挺立貌);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3) 比喻出众,不凡

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耸壑昂霄(矗立山谷间,高耸入云霄。比喻超拔出众,出人头地)

(5) 向上跳;向上动 。如:耸擢(跳跃);耸体(犹耸身)

(6) 劝勉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又如:耸恿(劝说);耸劝(劝导;警惕自勉)

(7) 通“怂”。怂恿 。如:耸恿(怂恿);耸臾(怂恿);耸踊(怂恿);耸惑(怂恿诱惑);耸踊(怂恿)

(8) 惊动;惊惧

耸之以行。——《左传·昭公元年》

驷氏耸。——《左传·昭公十九年》

身耸除洁。——《国语·周语下》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柘枝舞》

(9) 又如:危言耸听;耸惧(恐惧。即悚惧);耸激(犹激励);耸踊(欢腾)

耸【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正韻》息勇切,聳本字。(聳)《廣韻》息拱切《集韻》筍勇切《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耸音竦。《揚子·方言》聳,聾也。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註》言無所聞,常聳耳也。

高也。《韓愈·會合聯句》劒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

《揚子·方言》聳,欲也。荆吳之閒曰聳。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

《揚子·方言》聳,悚也。《註》謂警聳也。《左傳·成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楚語》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註》聳,敬也。

《集韻》雙講切,音。義同。

[①][sǒng]
[《廣韻》息拱切,上腫,心。]
“耸1”的繁体字。
(1)耳聋。
(2)高起;矗立;生长。
(3)往上跳;向上动。
(4)持物上下振动或移动。亦指推动。
(5)表露或振作。
(6)劝勉,奖励。
(7)怂恿。
(8)通“悚”。恐惧;惊动。
(9)通“竦”。恭敬;肃敬。
(10)通“竦”。企立。参见“聳企”、“聳觀”。

汉字字源

耸

汉字方言

◎ 粤语:sung2

耸字造句

1、“烟草税收,割肉补疮”,这不是危言听。
2、对于老马嘶风的李永海来说,此话虽然不免危言听,确也一语道出理念与现实之间的高度不兼容。
3、立的岩块背面被洗出青苔,仿佛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只要勤劳地爱下去,终会被记忆。
4、你老喜欢危言听,弄得人心惶惶,对你有什么好处?
5、"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并不能断言为"污染"某些水溶性重金属有流失入水源的可能性才能被考虑成有潜在性的污染源。原文不够严密,有危言听之虑。
6、这些先进的概念导致了现代摩天大楼的诞生,这是一项高入云的美式发明,自此也开始在其他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7、经过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我终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泰山。站在山脚下,抬头向上看,泰山直插云天,巍然立。
8、高明想了想,让他们听了也没什么问题,他只要不把问题的恶劣影响告诉他们就可以了,再说他一介黄口孺子,说出来了怕也会有许多人都认为那是危言听。
9、几只硕大的鹿赫然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茸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
10、五座高入云风景奇丽的雄峰,命名都有所关联。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