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古代盥器。形如瓢,与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奉~沃盥。盥(guàn):洗手。

名词

(形声。从匚(fāng),也声。匚,受物之器。本义: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 同本义 。如:匜水(以匜盛水。也指匜中的水)

匜【子集下】【匚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也《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匜音移。《說文》盥器。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禮·內則》敦牟巵匜。《唐書·百官志》盥則奉匜。

《集韻》《類篇》《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匜音酏。

《集韻》唐何切,音駝。義匜同。

《正譌》也,古匜字,借爲助辭,羊者切。助辭之用旣多,故正義爲所奪,又加匚爲匜以別之。實一字也。

匜【卷十二】【匚部】

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聲。移尔切

说文解字注

(匜)佀羹魁。斗部曰。魁、羹枓也。枓、勺也。匜之狀似羹勺。亦所以挹取也。柄中有道。可㠯注水酒。道者、路也。其器有勺。可以盛水盛酒。其柄空中。可使勺中水酒自柄中流出。注於盥槃及飲器也。左傳。奉匜沃盥。杜曰。匜、沃盥器也。此注水之匜也。內則。敦牟卮匜。非餕莫敢用。鄭曰。卮匜、酒漿器。此注酒之匜也。今大徐本無酒字。小徐有之。韵會刪酒。而以盥器二字冠於似羹魁之上。妄甚。若左傳釋文引說文無酒字、因經注但言盥耳。从匚。此器葢亦正方。也聲。此形聲中有會意。从也者、取其流也。移尒切。按篇、韵平聲。古音十六十七部皆可讀。

汉语字典

[①][yí]
[《廣韻》弋支切,平支,以。]
[《廣韻》移爾切,上紙,以。]
“也2”的今字。亦作“鉇2”。亦作“鉈1”。
古代盛器名。出现于西周中期,盛行于东周。青铜制,也有陶制的,多是明器。形似瓢,无盖。有的有足或圈足,并有流、鋬;有的无足,柄中有道。(1)古代盥洗时用以盛水之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杜预注:“匜,沃盥器也。”杨伯峻注:“匜,音移,古人洗手洗面之具,用以盛水。古人洗盥,一人持匜,灌水於洗盥者之手以洗之,下有槃,以盛盥訖之水。”《说文·匚部》:“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是以佐成家道,克奉主君,其必奉匜盥以昭勤,筮鼎顛而崇貴。”王国维《观堂集林·说觥》:“古者盥水盛於盤洗,匜惟於沃盥時一用。”(2)古代盛酒之具。《礼记·内则》:“敦牟巵匜,非餕莫敢用。”孔颖达疏:“匜,盛酒漿之器。”《旧唐书·李宝臣传》:“又於深室齋戒築壇,上置金匜、玉斝,云'甘露神酒自出'。”清汪懋麟《送舟次二兄册封琉球》诗:“禮成更爲北宫宴,山海饈錯登盤匜。”按,王国维以为此类匜,当指兕觥。说详《观堂集

汉字字源

字源演变:

甲骨文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