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郢都;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

名词

(1) 古邑名

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从邑,呈声。——《说文》。朱按,在今湖北荆州府江陵县北,楚武王自丹阳、今宜昌府归州徒此。

(2) 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

(3) 汉县名 。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纪南城东南

(4) 代称楚国 。如: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郢人(借指楚国人)

郢【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整切《集韻》《韻會》以井切《正韻》庾頃切,郢音穎。《說文》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公羊傳·宣十二年》邲之戰,子重諫曰:南郢之與鄭,相去數千里。◎按《六書故》云:郢,楚所都,今爲江陵府江陵縣。子西遷郢於鄀,楚考烈王自郢徙壽春,亦命曰郢。名雖同而地則異也。

《字彙補》節氣名。《管子·幼官篇》十二小郢,十二中郢。

叶以成切,音盈。《應劭·風俗通》干木息偃以籓魏,包胥重繭而存郢。管氏朱絃而三歸,平仲辭邑以濯纓。或省作郢

郢【卷六】【邑部】

故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从邑呈聲。郢,郢或省。以整切

说文解字注

(郢)故楚都。楚芈姓。楚熊繹始居丹陽。顧氏輿地志。?歸縣東有丹陽城。周迴八里。熊繹始封也。按今湖北宜昌府歸州州東七里丹陽城是。至文王熊貲始都郢。在南郡江陵北十里。南郡江陵、二志同。今湖北荆州府治江陵縣。府治卽故江陵城。府東北三里有故郢城。前志曰。江陵縣、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後九世平王城之。後十世秦拔我郢徙東。按楚有二郢。所都曰郢。別邑曰郊郢。左傳。鬬廉曰。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杜曰。郊郢、楚地。此必非郢都也。故前志曰。江陵縣、故楚郢都。又曰。郢縣、楚別邑故郢。劃然二縣。故郢二字正故郊郢之奪誤也。許君於他邑不言歫今縣方向里數。獨此云在南郡江陵北十里。詳之者、以見非漢郢縣之郢也。水經注。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謂楚都也。又東逕郢城南。子囊遺言所城可知也。謂楚別邑也。从邑。呈聲。以整切。十一部。按孟子。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異郢。郢者、程字之假借也。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yǐng]
[《廣韻》以整切,上静,以。]
(1)古邑名。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楚文王定都于此。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地入秦。地在纪山之南,故称为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故又称为南郢。
(2)古邑名。春秋后期和战国时,凡楚迁都所至之处亦均称为郢。楚昭王十年吴师入郢,二年后昭王迁都于鄀;惠王即位之初曾迁都于鄢;顷襄王二十一年纪郢失陷,迁都于陈;考烈王十年曾迁都于鉅阳,二十二年又迁都于寿春。凡上所述楚迁都之处,均称郢。
(3)汉县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纪南城东南。
(4)代称楚国。参见“郢書燕説”。
(5)通“盈”。
[②][chéng]
毕郢,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 粤语:cing2 ji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3 [宝安腔]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台湾四县腔] jin3 [客英字典] chin3 jin3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