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同‘余

(2)’。 

(3)(名)性。

名词

(1) 姓。如:后燕有馀蔚 “馀”

余【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馀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馀》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馀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余【卷二】【八部】

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馀,二余也。讀與余同。以諸切文十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余)語之舒也。語、匡謬正俗引作䛐。左氏傳。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此正䛐之舒。亏部曰。亏、於也。象气之舒亏。然則余亏異字而同音義。釋詁云。余、我也。余、身也。孫炎曰。余舒遟之身也。然則余之引伸訓爲我。詩書用予不用余。左傳用余不用予。曲禮下篇。朝諸矦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注云。覲禮曰伯父寔來。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凡言古今字者、主謂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異字。若禮經古文用余一人。禮記用予一人。余予本異字異義。非謂予余本卽一字也。顏師古匡謬正俗不達斯恉。且又以予上聲余平聲爲分別。又不知古音平上不甚區分。重悂貤繆。儀禮漢讀攷糾之詳矣。从八。象气之分散。舍省聲。以諸切。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yú]
[《廣韻》以諸切,平魚,以。]
“邪3”的被通假字。“馀1”的繁体字。
(1)食物馀剩,多出来。
(2)未尽;不尽;残剩。
(3)丰足;宽裕。
(4)谓超过。
(5)长久。
(6)遗留。
(7)遗漏。
(8)其馀的;其他的。
(9)末;非主要的。
(10)之后;以后。
(11)指后裔。
(12)遗弃。
(13)蓄积。参见“餘一餘三”。
(14)盐。
(15)表示整数后馀计的零头尾数。用于数词或数量词之后。
(16)代词。同“余”。表示第一人称。
(17)通“與”。
(18)姓。春秋吴有馀祭。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 粤语:jyu4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