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形)有智慧;聪明:~者|~取。

(2)(名)智慧;见识:~略|~能|~巧|~勇。

(3)姓。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名词

(1)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9) 姓

动词

通“知”(zhī)。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智【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智知義切,音置。同智。或作智。《說文》識詞也。从白从亏从知。○按經典相承作智。《釋名》智,知也。無所不知也。《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謂之智。○按經典或通用知。

姓。《廣韻》晉有智伯。

知【卷五】【矢部】

詞也。从口从矢。陟离切

说文解字注

(知)䛐也。白部曰。?、識䛐也。从白、从亏、从知。按此䛐也之上亦當有識字。知?義同。故?作知。从口矢。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陟离切。十六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zhì]
[《廣韻》知義切,去寘,知。]
“知2”的今字。
(1)智慧;聪明。
(2)智士;有智慧的人。
(3)计谋;策略。
(4)知识。
(5)梵语“般若”(Praj)的意译。“智慧”的省称。参见“智慧”。
(6)通“知”。知道。
(7)姓。春秋晋有智庄子。参阅《通志·氏族四》。

智

◎ 粤语:z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4 [海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宝安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智字造句

1、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慧过人。
2、我看完了“诸葛亮退司马我看完了“诸葛亮退司马懿”后对诸葛亮的急中生十分佩服,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呀!”后对诸葛亮的急中生十分佩服,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呀!
3、我急中生,找了一段细铁丝,细心地将鞋底鞋帮夹住脚,再用细铁丝一块儿绑上。
4、把大师们的绘画胡乱地堆在博物馆里是一种灾难;一百个杰出的才之士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
5、该方法中各层采用金字塔结构,使人机能达到最合理的分配。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慧之窗。
8、人们评价岳飞是勇双全,盖世无双。
9、我懊丧地意识到我已被他们的足多谋所彻底挫败。
10、一位成熟稳重,幽默机,富于爱心,责任心,进取心优秀男士。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