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 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 福,善:“降衷于下民”。

3. 正中不偏:折衷。

4. 贴身的内衣。

名词

(1) (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 同本义

衷,里亵衣。——《说文》。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

(3) 又如:衷衣(里衣,内衣);衷服(贴身内衣)

(4) 通“中”。内心

汝不察吾衷。——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衷怀歉仄(心里感到内疚抱歉);衷言(心里话);衷素(内心真情)

(6) 中心,中央

佩,衷之旗也。——《左传·闵公二年》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

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 又如:衷正(中正)

(8) 姓

动词

(1) 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或衷其襦。——《谷梁传》

楚人衷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

(2) 又如:衷襦(衬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3) 引申为包围

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左传》

形容词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2)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3)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4)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5)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衷【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衷音中。《玉篇》善也。《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中也。《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韻會》誠也。《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通也。《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增韻》方寸所蘊也。

《說文》裏褻衣也。《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姓。《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廣韻》陟仲切,中去聲。當也。《韻會》折衷,平也。《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註》折,斷也。衷,當也。

《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衷之衷。《衷》不輕不重也。通作中。《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所折中。亦讀作平聲。《六書正譌》俗作衷,非。

衷【卷八】【衣部】

裏䙝衣。从衣中聲。《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陟弓切

说文解字注

(衷)裏褻衣。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者也。引伸爲折衷。假借爲中字。从衣。中聲。陟弓切。九部。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宣九年左傳文。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zhōng]
[《廣韻》陟弓切,平東,知。]
(1)贴身内衣。
(2)谓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3)引申为藏在里面。
(4)内心。
(5)中心,中央。
(6)中途。
(7)中断。
(8)折中;裁断。
(9)正,正派。
(10)善。
(11)忠诚。
(12)通“盅”。
(13)姓。南唐有衷愉,见《正字通》。
[②][zhòng]
[《廣韻》陟仲切,去送,知。]
[《廣韻》陟弓切,平東,知。]
适当,恰当。

衷

◎ 粤语:cung1 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1 [宝安腔] cung1 [陆丰腔] zhung1 [梅县腔] c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衷字造句

1、才是我们来找和弃声的初,而他所说的三百年之约,无疑很可能成为此案的关键,因此我和赵蜜蜜都瞪大了双眼,等着和弃声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2、只有出自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3、只要大家和共济,奋发图强,就能改变目前的处境。
4、你写的这篇散文,言不由的话太多,所以也就没什么感染力。
5、占国内人口多数的僧伽罗人却无动于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愿今夜的月光照亮您所有的梦想,心祝愿美梦成真!
7、我们奔跑,辛苦,劳动,放弃初,舍弃梦想,都只是想让自己更强大一些。我们都是可悲的人。听岸 
8、他说:“对于核泄漏给全社会带来的担心和麻烦,我感到由的歉意。”
9、我由地崇敬那些,为研制和发射两弹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10、就好象我热于还清我们之间的小借条一样,我什么都不知道。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