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三十是什么日子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历习俗

更新时间:2023-08-24 16:32:02

  农历九月三十,赏秋菊。深秋之时,草木衰败,独有菊花灿然盛开,傲视风露,如同隐者逸士的节操,虽然身处寂寥之境,却情趣高雅,坚贞不移。故而古人用菊来比喻君子。菊的用途极为广泛。菊的幼苗可当做蔬菜食用,叶子可做茶泡饮,花可制成糕点,根则可人药。菊,装在枕囊里可枕,放在酒中酝酿可饮,从根到梢,无一处不可利用。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菊当做延年益寿之物。神农尝药,将菊写人药方;屈原食花,亦将其收人诗句。菊花察天地之气,具和融之精神,根叶也都深具芳香。风雅之士,无不爱菊。晋代的陶渊明植菊于庭院,采菊于东篱,对菊爱之弥深,而菊的隐逸之名便愈加响亮。农历九月、十月之间,蟹肥菊绽,此时丰收在望,天高气爽,自可持整赏菊,别有一番风味。

农历九月三十是什么日子

  食蟹

  农历九月三十,持蟹赘。蟹肉性咸寒,能疏散血结,泻除诸热。蟹的种类很多,名号不一,以太湖流域所产、霜后大而肉多的螃蟹最好,俗称作十月雄。江南一般在深秋,蟹市最盛。

  此时蟹食充足,捕蟹者在江浦之间,迎着湍急的水流,编织蓄草,拦截水中的螃蟹。湖蟹借着潮水游动,被预先设下的草编拦住,捕蟹者捕而得之,再担人城市,市民买来相互馈赠,或者宴请宾客时用来佐酒。

  吃蟹素有“九雄十雌”之说,即九月的雄蟹、十月的雌蟹味道最佳。螃蟹如果用盐抹渍,用酒浸泡,用酱腌渍,都可以长久存放,生烹也可制成美味。一般的吃法,是用淡盐汤煮熟,称作闸蟹,自己剥自己吃为妙。佐以姜、醋和昔油。味道更为鲜美。食后须饮姜糖水,不但可以去腥,又可防止蟹肉的寒性损害身体。

  清人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蟹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然而过多食用,容易发风积冷,因此孕妇以及中气虚寒的人,都应忌食。螃蟹不能与柿子同时食用,也不能和五加皮酒同饮,否则便会腹痛、呕吐、泻痢。遇到这种情况,可服用丁香、木香来消减症状。

  酿酒

  农历九月三十,酿菊酒。旧历十月间,农事已罢,谷物已收,乡人忙着将新收的谷物制成各种食品,收藏备用。江苏青浦一般在九月初开始利用新谷酿酒,称之为开育。四川天全、和夷,九月家家酿造新酒。

  有菊花的地方则酿菊酒,有歌道:“菊花照酒满缸香。”吴地风俗中,乡野人家用草药酿酒,称之为冬酿酒。将酒放在墙壁中,过一个多月,酒色清澄,味道醉冽,称之为靠壁清,也叫作竹叶清。此外,还有秋露白、杜茅柴等各种酒。

  在十月酿成的酒尤好,称之为十月白。用白面做酒曲、以泉水浸泡白米酿成的酒,叫作三白酒。酿成而未经煮熟,随即就可以饮用的,叫作生甘酒。《齐民要术》记载有冬米明酒和那酒的做法,其酿造时间,都在农历九月。

  农历九月三十开始,酿造各种新酒,可供应岁末年初的需要,就如同崔完《四民月令》所说,在十月第一个辛日,命令主管食物的人清理酒曲,酿造冬酒,以供腊月祭祀之用一样。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历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历习俗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节日起源

其?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来历习俗

重阳节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释义

  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演变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不过呢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为九月九日。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展开阅读
测手机号龙年运势

《手机号吉凶》 为什么运气总是不够好?每天使用的手机号码,对你的运势影响太大了。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