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23 2018年 23 2014年 23
2013年 23 2007年 23 2006年 24
1995年 24 1987年 24 1982年 29
明朝 21 元朝 30 宋朝 39
北宋 34

起源

谢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

谢姓起源始祖

传说中源于黄帝部落:“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

传说中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源于炎帝部落:现代谢氏公认的始祖申伯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属于以国名为氏。申国王族子孙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史称谢氏正宗。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

改姓直勒氏

隋末唐初文学家谢偃(?—643年),本姓谢改姓直勒氏,祖孝政,为北齐散骑常侍,隋后恢复谢姓。

复姓谢丘氏

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春秋鲁有谢丘章。战国以后再也不见史料记载。

射、谢:通假字

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更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战国墨家谢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山西省太原人。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谢子登、谢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源于蒙古族汉化(有身份证区别)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摆脱了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的控制后,归附于满清政权。清政府组建了蒙古八旗。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别速惕部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

陈蒙古八旗萨拉氏一支祖上萨拉·白达色,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辽宁丹东凤城牛庄落户,后取其名首字谐音汉字“白”为氏,萨拉·白达色的弟弟萨拉·黑达色则携眷至丹东岫岩地区落户,取汉字“谢”为氏,隶属于镶蓝旗蒙古。今后裔散居于岫岩哈达碑、偏岭、凤城大堡、石城、宽甸长甸等地。

巴尔虎旗蒙古中的谢京氏族,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谢”为氏。

蒙古兀良合部的锡勒朱徳氏族、哈日玛赤氏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谢氏、邢氏。

源于满族汉化(有身份证区别)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头盔”,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专用于具有官身之萨察氏族人。

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松氏等。

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锡尔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金氏等。

谢姓是中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广东、江西、湖南最有影响。谢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72%,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谢的人至少有72个,总人口大约在870万。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谢姓一支移民四川。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广东,成为东南地区的著姓。明初入台湾。由于谢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虽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但所受的伤害相对要轻。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迁移中,谢姓向南、西南和东南迁移,在南方稳定长足地发展,尤其在宋、元、明时期,谢姓在赣闽浙粤湘苏六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陈徐陵撰、清朝吴兆宜注)记载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谢氏家族的十二大郡望:

汉晋以来,谢氏见于史册者以陈郡、会稽为盛,陈郡本支载在《陈国阳夏谢氏谱》,会稽山阴则亦难谱,仅就知者谱也。夷吾为山阴之始,盖山阴之祖。其后则有谭、赞、渊、厷、煚、承、崇、斐、秀等俱仕吴;端、风、奉、聘、輶、胜、沉、敷(隐)等俱仕晋,;达仕梁而歧、峤仕陈。两族以外可见者尚有:一曰南阳,则有宛与章陵,宛有景仕吴,章陵有该仕汉。二曰冯翊,盖北地扶风一族也,扶风有谢服,汉末为为将,改为射咸,其子孙则有坚、援仕蜀。三曰下邳则有安仕汉,四曰汝南则有甄、廉、季孝俱仕汉,五曰东郡则有弼仕汉,六曰彭城则有慈仕吴,七曰九江则有曼卿善毛诗仕汉,八曰庐江有奇仕魏,九曰牂牁则有暹仕汉,十曰敦煌则有艾仕前凉。

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威怀”和“安晋”的堂号出自东晋名臣谢安,谢安名望很高,才气超人。桓温梦想篡位,扣押谢安,要求他合作,谢安坚决不屈服。桓温失败后,皇上拜谢安为尚书仆射,淝水之战,谢安与其侄子谢玄以少用多,击溃苻坚大军,使晋朝转危为安。谢安的忠诚和威风使朝廷上下、外国邦联都敬佩他、怀念他、惧怕他。这就是“威怀”和“安晋”堂号的来历。

陈留堂

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

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东山堂

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 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别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

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一、(謝)xiè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江,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傣、壮、白、蒙、满、水、瑶、苗、土、畲、藏、仫佬、仡佬、土家、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兖州龚邱县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2、《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谢以失国,子孙散之,以国为氏。”

3、或系直勒氏所改。《姓氏考略》据《旧唐书·文苑传》云:“谢偃之祖孝政,本姓直勒氏,改姓谢。”望出陈留、会稽。

4、后或改为“射”姓。郑樵注云:“谢服为鸿胪卿,后汉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为射咸。”

5、土家族之谢姓,由夕姓音变而得。

6、藏族之谢姓,则出自“谢资”氏,本部族名,以部为氏,省改为“谢”。

7、土族之谢姓,出自孩如一孔。“孩”音变而为“谢”,遂以为氏。注(5)——(7)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谢弼,东武阳人;东晋有谢安、谢道蕴;南朝宋有谢灵运;清代有谢希逸。

二、(謝)

谢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7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4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45%。

谢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后失爵,以国为氏。

2、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卫州人,本姓直勒,其祖孝敬仕北齐,改姓谢氏,见《旧唐书·文苑传》。

3、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4、土族谢加氏后改为谢氏。

5、台湾土著、蒙古、土家、苗、彝、朝鲜、回、黎、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谢姓名人:

谢恩,春秋时鲁人。

郡望:会稽、陈留。

变化:北魏时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

其他:

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重新改姓谢。

历史名人

谢姓古代名人

谢夷吾東漢,東漢荊州刺史

谢瑀東漢,東漢御史中丞大夫

谢鲲晉朝,晉朝名士,亦是謝安之伯父

谢尚晉朝,晉朝名将,謝鯤之子,謝安從兄

谢安东晋,东晋名臣,淝水之戰運籌帷幄者

谢万名士,謝安之弟

谢玄东晋,东晋名将,淝水之戰前線作戰者,谢安的姪子

谢道韫才女,謝安姪女,謝奕之女,王羲之的兒媳,王凝之的妻子

谢琰名將,名將,謝安次子,孫恩之亂時殉國

谢灵运南朝,南朝文學家,謝玄之曾孫,著名文人

谢惠连南朝,南朝文學家,謝靈運之從弟

谢景仁東晉,東晉黃門侍郎,謝安侄孫

谢弘微南朝,南朝宋文帝時大臣,謝萬之曾孫,謝景仁從子也

谢庄南北朝,南北朝·宋文學家,謝弘微之子,謝靈運的族侄

谢朓名士,詩文清新,唐朝大詩人李白稱讚他「中間小謝又清發」

谢赫南朝,南朝齊、梁間畫家、繪畫理論家

谢罗公晉代,晉代道教人士,被視為神仙

谢翱南宋晚期元朝初期,名士,诗人。随文天祥抗元南下潮汕,宋亡后不仕

谢深甫南宋,南宋宰相

谢道清壽春郡夫人,宋理宗趙昀的皇后,謝深甫之孫女

谢迁明代,明代東閣大學士

谢映登瓦崗五虎將之一

谢叔和明朝,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谢姓近代名人

谢新达藝名豬哥亮,台灣藝人

谢晋钧清朝,清朝湖南提督,官拜一品

谢清高清朝,清朝旅行家,號稱中國的馬可波羅

谢焜彝香港書法家、詩人

谢觉哉大陸教育家、政治家

谢长廷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

谢东闵中華民國第六任副總統

谢婉莹筆名冰心,中國著名作家

谢盛友1958年-,德國政治家

谢东荣泰源事件烈士

谢志伟前香港浸會大學校長,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澳門大學校董會主席

谢晋元抗日戰爭中的著名軍官

谢晋中國著名導演

谢铁骊中國著名導演

谢子长中國軍事家

谢杏芳中國著名女羽毛球運動員,前世界冠軍

谢坤山臺灣知名口足畫家

谢震廷臺灣著名華語流行音樂男歌手

谢贤香港演員

谢伏瞻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河南省省长、省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谢婉雯香港抗SARS而殉職的醫護人員

谢军中國大陸著名西洋棋棋手

谢震武臺灣著名律師兼任電視節目主持人

谢祖武臺灣男藝人

谢坤达臺灣男演員

谢佳见馬來西亞影帝、演員

谢娜中國女藝人

谢依霖台灣女藝人

谢天华香港藝人

谢安琪香港女歌手

谢耀美国芝加哥戏剧导演

谢霆锋香港藝人

谢子长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

谢石醒号“子丹”,1935年任国民党横峰弋阳县县长,放走方志敏之妻缪敏

谢有锡马来西亚画家,美术教育家,创办吉隆坡美术学院

郡望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陈徐陵撰、清朝吴兆宜注)记载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谢氏家族的十二大郡望:

汉晋以来,谢氏见于史册者以陈郡、会稽为盛,陈郡本支载在《陈国阳夏谢氏谱》,会稽山阴则亦难谱,仅就知者谱也。夷吾为山阴之始,盖山阴之祖。其后则有谭、赞、渊、厷、煚、承、崇、斐、秀等俱仕吴;端、风、奉、聘、輶、胜、沉、敷(隐)等俱仕晋,;达仕梁而歧、峤仕陈。两族以外可见者尚有:一曰南阳,则有宛与章陵,宛有景仕吴,章陵有该仕汉。二曰冯翊,盖北地扶风一族也,扶风有谢服,汉末为为将,改为射咸,其子孙则有坚、援仕蜀。三曰下邳则有安仕汉,四曰汝南则有甄、廉、季孝俱仕汉,五曰东郡则有弼仕汉,六曰彭城则有慈仕吴,七曰九江则有曼卿善毛诗仕汉,八曰庐江有奇仕魏,九曰牂牁则有暹仕汉,十曰敦煌则有艾仕前凉。

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威怀”和“安晋”的堂号出自东晋名臣谢安,谢安名望很高,才气超人。桓温梦想篡位,扣押谢安,要求他合作,谢安坚决不屈服。桓温失败后,皇上拜谢安为尚书仆射,淝水之战,谢安与其侄子谢玄以少用多,击溃苻坚大军,使晋朝转危为安。谢安的忠诚和威风使朝廷上下、外国邦联都敬佩他、怀念他、惧怕他。这就是“威怀”和“安晋”堂号的来历。

陈留堂

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

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东山堂

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 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别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

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一、(謝)xiè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江,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傣、壮、白、蒙、满、水、瑶、苗、土、畲、藏、仫佬、仡佬、土家、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兖州龚邱县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2、《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谢以失国,子孙散之,以国为氏。”

3、或系直勒氏所改。《姓氏考略》据《旧唐书·文苑传》云:“谢偃之祖孝政,本姓直勒氏,改姓谢。”望出陈留、会稽。

4、后或改为“射”姓。郑樵注云:“谢服为鸿胪卿,后汉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为射咸。”

5、土家族之谢姓,由夕姓音变而得。

6、藏族之谢姓,则出自“谢资”氏,本部族名,以部为氏,省改为“谢”。

7、土族之谢姓,出自孩如一孔。“孩”音变而为“谢”,遂以为氏。注(5)——(7)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谢弼,东武阳人;东晋有谢安、谢道蕴;南朝宋有谢灵运;清代有谢希逸。

二、(謝)

谢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7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4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45%。

谢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后失爵,以国为氏。

2、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卫州人,本姓直勒,其祖孝敬仕北齐,改姓谢氏,见《旧唐书·文苑传》。

3、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4、土族谢加氏后改为谢氏。

5、台湾土著、蒙古、土家、苗、彝、朝鲜、回、黎、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谢姓名人:

谢恩,春秋时鲁人。

郡望:会稽、陈留。

变化:北魏时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

其他:

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重新改姓谢。

姓氏源流

一、(謝)xiè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江,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傣、壮、白、蒙、满、水、瑶、苗、土、畲、藏、仫佬、仡佬、土家、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兖州龚邱县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2、《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谢以失国,子孙散之,以国为氏。”

3、或系直勒氏所改。《姓氏考略》据《旧唐书·文苑传》云:“谢偃之祖孝政,本姓直勒氏,改姓谢。”望出陈留、会稽。

4、后或改为“射”姓。郑樵注云:“谢服为鸿胪卿,后汉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为射咸。”

5、土家族之谢姓,由夕姓音变而得。

6、藏族之谢姓,则出自“谢资”氏,本部族名,以部为氏,省改为“谢”。

7、土族之谢姓,出自孩如一孔。“孩”音变而为“谢”,遂以为氏。注(5)——(7)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谢弼,东武阳人;东晋有谢安、谢道蕴;南朝宋有谢灵运;清代有谢希逸。

二、(謝)

谢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7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4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45%。

谢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后失爵,以国为氏。

2、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卫州人,本姓直勒,其祖孝敬仕北齐,改姓谢氏,见《旧唐书·文苑传》。

3、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4、土族谢加氏后改为谢氏。

5、台湾土著、蒙古、土家、苗、彝、朝鲜、回、黎、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谢姓名人:

谢恩,春秋时鲁人。

郡望:会稽、陈留。

变化:北魏时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

其他:

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重新改姓谢。

堂号

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威怀”和“安晋”的堂号出自东晋名臣谢安,谢安名望很高,才气超人。桓温梦想篡位,扣押谢安,要求他合作,谢安坚决不屈服。桓温失败后,皇上拜谢安为尚书仆射,淝水之战,谢安与其侄子谢玄以少用多,击溃苻坚大军,使晋朝转危为安。谢安的忠诚和威风使朝廷上下、外国邦联都敬佩他、怀念他、惧怕他。这就是“威怀”和“安晋”堂号的来历。

陈留堂

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

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东山堂

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 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别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

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一、(謝)xiè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江,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傣、壮、白、蒙、满、水、瑶、苗、土、畲、藏、仫佬、仡佬、土家、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兖州龚邱县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2、《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谢以失国,子孙散之,以国为氏。”

3、或系直勒氏所改。《姓氏考略》据《旧唐书·文苑传》云:“谢偃之祖孝政,本姓直勒氏,改姓谢。”望出陈留、会稽。

4、后或改为“射”姓。郑樵注云:“谢服为鸿胪卿,后汉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为射咸。”

5、土家族之谢姓,由夕姓音变而得。

6、藏族之谢姓,则出自“谢资”氏,本部族名,以部为氏,省改为“谢”。

7、土族之谢姓,出自孩如一孔。“孩”音变而为“谢”,遂以为氏。注(5)——(7)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谢弼,东武阳人;东晋有谢安、谢道蕴;南朝宋有谢灵运;清代有谢希逸。

二、(謝)

谢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7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4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45%。

谢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后失爵,以国为氏。

2、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卫州人,本姓直勒,其祖孝敬仕北齐,改姓谢氏,见《旧唐书·文苑传》。

3、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4、土族谢加氏后改为谢氏。

5、台湾土著、蒙古、土家、苗、彝、朝鲜、回、黎、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谢姓名人:

谢恩,春秋时鲁人。

郡望:会稽、陈留。

变化:北魏时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

其他:

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命重新改姓谢。

谢姓男孩取名

谢洪迅谢关言谢信墨谢盛迅谢伟恒谢礼荣谢杰凯谢航泽谢培踊谢良颖谢嘉锋谢晓柱谢远辉谢富仁谢博兴谢振烨谢震奎谢俊凡谢伊维谢博瑞谢巍程谢奇梁谢邦园谢溪赫谢东艺谢乐明谢弘庆谢浙蓄谢杰公谢瑞运

谢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谢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谢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谢姓女孩取名

谢傲秋谢艺梦谢圣奇谢芝文谢茵琳谢九奚谢音苓谢洁婉谢如雨谢慕蕊谢雅茜谢佳舜谢佳梅谢琬云谢依奕谢如玉谢娅兰谢欣歆谢春惠谢傲欣谢雨芹谢美荷谢青书谢艾茜谢山晁谢菲瑶谢若枫谢佩秀谢香华谢怡娜

谢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谢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谢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谢的诗人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榛: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谢觉哉: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谢生:谢生,1978年生人,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

谢中:谢中,字无疑,尝为福州学正,(《桐江续集》卷二六)。

谢惠连: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谢枋得: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谢雨:谢雨,字君泽,贵溪(今属江西)人。枋得弟。事见《隐居通议》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谢庄: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谢薖: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谢翱:(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谢邈:谢邈,字茂度,(368-399),东晋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孙。性刚硬,颇有理识,累迁侍中、吴兴太守。孙恩起兵。攻占吴兴等八郡,谢邈被杀。

谢克家:谢克家(1063—1134)字任伯,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中进士,宋朝诗人、书法家。词存《忆君王》一首,见《避戎夜话》。《全宋词》辑录。

谢洪:象州武仙人。与弟谢泽俱博学有文行,人称谢家二凤。凡朝士迁谪此州者,多馆其家。徽宗宣和中相继出仕。

谢景初:(1020—1084)杭州富阳人,字师厚,号今是翁。谢绛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知余姚县,禁民私煮盐,以增课税;又筑海塘以御潮。历通判秀、汾、唐、海诸州,迁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提刑。神宗熙宁初,上疏反对青苗、免役等法,遭劾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有《宛陵集》。

谢章:谢章,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谢燮:谢燮(525-589),出生于建康(南京市),南朝陈文学家,代表作品《早梅》,和其他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独出心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谢直:谢直,一名希孟,字古民,号晦斋,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谢逸: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谢子才: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岳甫: 谢岳甫,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时以布衣上书言恢复事,不报。光宗时因上书请问安孝宗知名。事见《四朝闻见录》甲集。今录诗三首。

谢兴:谢兴,中国青年钢琴教师,1971年9月4日生于四川省三台县。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会员  ,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钢琴学会会员,《钢琴艺术网》全国联盟钢琴教师,专业从事音乐教育和钢琴教育教学二十余年。 

谢良辅:谢良辅(707-780),字水木,河南省南阳人,唐朝诗人,为越州诗坛盟主,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进士第,任中书省掌制诰的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唐德宗时担任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刺史,谢良辅的诗虽然流传并不多,但是能看出他的诗非常简洁、隽永,读后回味无穷。

谢陶:生平事迹无考。《全唐诗》收其《杂言》诗1首,出《唐文粹》卷一四。

谢举廉:临江军新喻人,一作新淦人,字民师。第进士。徽宗政和间知南康,有政绩。博学工诗文,见赏于苏轼。有《蓝溪集》。

谢安之:谢安之,字体仁,号西坡(影印《诗渊》册四页三○一七)。

谢无竞:谢无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诗拾遗》卷二一)。

谢深甫:台州临海人,字子肃。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青田县,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全活甚多。宁宗庆元二年,累官参知政事,五年拜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深甫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卒谥惠正。

谢涛:(961—1034)宋杭州富阳人,字济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为梓州榷盐判官。以计抵御李顺,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改知兴国军,以治行召对,命试学士院。知曹州,时契丹入寇,曹地多盗,属县赋税多输睢阳助兵食,百姓苦于转送,涛悉留不遣。真宗天禧五年,以户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同判吏部流内铨。进直昭文馆,累官至太子宾客。

谢懋:谢懋(1116-1189),字勉仲,号静寄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工乐府,闻名于当时。卒于孝宗末年。

谢偃:谢偃(599-643),汉族,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浚县卫贤,隶属省辖市鹤壁市)人,仕隋为散从正员外。时李百药工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谢凤:谢凤,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曾为建昌军教授。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谢詗: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勮:谢勮(721-786),男,唐朝诗人。唐代宗大历年间曾经游历浙江省衢州市。

谢达夫: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墍:谢塈,理宗时知处州(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官至司农卿。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七《谢塈除司农卿》。

谢履:泉州惠安人,字履道。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授南安主簿,改清溪令。神宗熙宁中,主都水监,治河有功,不自夸言。后知婺州,乞致仕。书工行隶。有《双峰集》。

谢公定:谢公定,事迹不祥,与李廌、赵德麟、潘仲宝同时(《济南集》卷二)。

谢明远: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用宾:永州祁阳人,号云山野客。少负才气,尝读张栻《晞颜录》而慕之,求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栻以“敬”告,自是守之不替。以特奏名,任横州法曹。

谢景温:杭州富阳人,字师直。谢绛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京西、淮南转运使,以与王安石善,骤擢为侍御史,诬劾苏轼以迎合安石。后知潭州,时章惇开五溪,景温协力拓筑,以功进拜礼部侍郎。哲宗元祐中,历知永兴军、河阳。卒年七十七。

谢绪:会稽人。谢皇后道清之族。禀性刚毅正直,好读书,不求仕进,隐居钱塘金龙山。宋亡,耻食元禄,赴水死。

谢逵: 谢逵,字叔达,邵武(今属福建)人(《粤西金石略》卷一二《谢逵题名》)。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知静江府(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

谢泌:(950—1012)歙州歙县人,字宗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端拱初为殿中丞,献所著文及《古今类要》。以直史馆改左正言。淳化间屡上书言时政得失,太宗称其任直敢言。真宗初,上疏论契丹事,主张屈己以求安宁。历知同州、福州、荆南、襄州,迁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以疾卒。

谢耘:谢耘,字耕道,号一犁,天台(今属浙江)人。与魏了翁有唱酬(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

谢金莲: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伯初:谢伯初,名或作伯景,字景山,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官许州法曹(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二)。与欧阳修交友(《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二《谢氏诗序》)。今录诗二首。

谢奕修:谢奕修,字养浩,天台(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知湖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祐间知永州、温州(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一七)。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知婺州(《金华游录》)。五年,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奉祠(《宝庆会稽续志》卷二)。

谢谔: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一说定斋,人称艮斋先生、桂山先生,新喻(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官乐安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以提举太平兴国宫而归,皆有惠政,尝学于郭雍,传程颐之学,教弟子数百人,重躬行,有文集。

谢采伯:台州临海人,字元若。深甫子。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历知广德军、湖州,累官大理寺正。理宗宝庆元年知严州,有惠政。性淡荣利,潜心著述。有《密斋笔记》。

谢伋: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谢良佐从孙。官至太常少卿。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

谢绛:谢绛(994-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六部侍郎。以父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汝阴知县(今属安徽)。

谢希孟:泉州晋江人,字母仪。谢伯景妹,陈安国妻。与兄并工诗赋,欧阳修称其隐约深厚,守礼不释,有古幽闲淑女之风。卒年二十四。

谢隽伯:谢隽伯,字长父,号偕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有《和樵集》(《宋诗拾遗》卷一一),已佚。今录诗三首。

谢慧卿:谢慧卿,巴县(今重庆)人。有《闰馀集》,已佚(清康熙《四川总志》卷三六)。

谢宗元:谢宗元:元朝诗人。

谢驿:谢驿,字处厚,建宁(今属福建)人。有诗名,与张栻、张孝祥有交往。事见《江西诗徵》卷一六。今录诗二首。

谢仲宣:南唐时人,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中主保大三年(945),为齐王李景达府僚属。又尝为礼部员外郎出使北蕃。事迹见徐铉《送谢仲宣员外使北蕃序》、《资治通鉴》卷二八五。仲宣能诗,与徐铉友善。《全唐诗》存诗1首。

谢僎: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安国:谢安国,现任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能源热工分会理事等。

谢紫壶:谢紫壶,与白玉蟾有联句。事见《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

谢图南:谢图南(1192~1273) 南宋同安县归德里埔边山人。嘉定四年(1211)中进士,踏入仕途时,奉旨招抚方岳农民军。十三年(1220)受命琼州安抚使,对聚众起事的黎民实行征抚并用,一举成功,食邑同安三百户,遂举家定居同安县城,建府第于小西北地区门。嘉熙二年(1238)兴建朝元观,三殿二庑,壮观宏伟。因将此观纳为家庙,被人上告,险遭不测。此后,他深感仕途凶险,决定告退还乡,以示韬晦,后诗酒作乐,崇敬佛道,自号天怡子。

谢琎:徽州祁门人,字公玉。尝从朱熹学,言行淳正,为时名儒。理宗宝庆二年由特奏名授迪功郎,为龚州助教。有语录、日录。

谢福娘:谢福娘,建康官妓,女词人,职业工作就是要陪着政府官员“歌舞佐酒”,“官司有筵会,非福娘不饮”,所以福娘不容不去,河南洛阳人张时游学至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游玩之时忽睹一少女,“一见之顷,不觉动心”。

谢卿材: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八)。曾知抚州临川县,王安石举于朝(《临川集》卷四○《举谢卿材充升擢任使状》)。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比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元丰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历福建等路转运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四以下各卷)。

谢牧:谢牧,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

谢幼谦: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枋得友:谢枋(bing 四声)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谢宗可:谢宗可(约公元1330 年前后在世),元朝诗人,字、号均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及生平全不可考,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能诗。

谢奕信:谢奕信,天台(今属浙江)人。奕修弟。曾通判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五○)。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知永州(《次兄奕修群玉山留题韵》序)。

谢醉庵: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采: 谢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

谢应芳: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谢奕奎:谢奕奎,天台(今属浙江)人。奕修弟。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曾游永州群玉山。事见明洪武《永州府志》卷七。

谢朓: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铎: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谢少南:谢少南(1491-1560),男,明朝上元(江苏南京)人,字应午,一字与槐,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以文才显。

谢五娘:谢五娘,潮州人。明神宗万历间才女。善诗。生平坎坷,尝被逮系。有《读月居诗》一卷。事见明钱谦益《列朝诗集·闺集第四》、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一〇。谢五娘诗,存于明钱谦益辑《列朝诗集·闺集第四》共十首,存于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四二共十一首,存于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共十首,剔去重收之作,今存诗二十二首。

谢肇淛:谢肇淛(zhè)(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字在杭,福建长乐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

谢晋: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谢肃: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谢常:苏州府吴江人,字彦铭,一作彦明。少时师事扬维祯。长四六文。洪武中举秀才,试赋称旨,以母老不受官职,隐居震泽之东溪,教授生徒。有《桂轩稿》、《东溪集》。

谢迁:(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谢绩:浙江太平人,字世懋。谢省弟。少与兄互为师友,潜修力学。读书必寻根究底,人以古迂目之。诗学盛唐。有《玉城山人诗集》。

谢混:(?—412)东晋陈郡人,字叔源,小字益寿。谢安孙。孝武帝婿。少有美誉,善属文。袭父爵。累迁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坐党刘毅,为刘裕所杀。

谢宜兴:谢宜兴,1965年10月生于福建霞浦。上世纪80年代末步入诗坛。在《诗刊》《人民文学》《文艺报》《星星诗刊》《诗选刊》《散文选刊》《文学自由谈》等各种文学报刊发表作品。多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奖暨施学慨诗歌奖、黄长咸文学奖。

谢湘南:谢湘南,当代诗人,1974年生于湖南省耒阳市。曾做过建筑工、搬运工、保安、推销员、编辑、记者等。

谢道韫: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谢觐虞:谢觐虞(1899--1935年4月20日):民国词人兼书画家。初名子楠,又名觐虞,字玉岑,后号孤鸾。江苏常州人,谢稚柳兄。受教于钱振鍠,并娶钱氏长女素蕖为妻,后执教于温州十中、上海南沣中学、商学院等校。与词学家朱祖谋、叶恭绰交往,与学者夏承焘、画家张善孖、大千兄弟交谊深笃。工辞赋,善书画,中年以后特以词名世。未几病卒。词名大于书名,书名大于画名。书法尤以篆、隶为工,所书钟鼎金文,论者以为“可胜缶翁”(吴昌硕)。

谢省:(1420—1493)明浙江太平人,一作黄岩人,字世修,号愚得,晚更号召南逸老。景泰五年进士,历兵部员外郎,出知宝庆,政尚仁恕,悉以民隐上言。以真德秀四事十害为僚属戒。在官三年,政举教行。致仕归。学者私谥贞肃先生。有《逸老堂净稿》。

谢复:(1441—1505)明徽州府祁门人,字一阳。弃科举,与陈献章从吴与弼学。居家孝友,丧祭冠婚,悉遵古礼。主知行并进,以记诵诂训为余事。晚居西山之麓,学者称西山先生。有《西山类稿》。

谢贞:字元正,生于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时,祖母阮氏患病不能饮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即位,命谢贞为南平王友,掌管记室府事。至德三年(585年),加封招远将军名号、掌管宫中管室。大部分文集,正值乱事之秋而没有保存下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