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 bù ]

1.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名词

(1) (形声。从竹,溥()声。本义:登记事物的册子)

(2) 同本义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上:皇上;上林尉:官名。)——《史记·张释之传》

(3) 又如:练习薄;账簿;簿籍(财物出纳的账册);簿钞(簿牒;簿籍文书)

(4) 文书

儒生所短,不徒以不晓簿书。——《论衡·谢短》

(5) 又如:簿责(以文牍相责);簿牒(文书);簿历(履历记录);簿牍(文书)

(6) 指记录审问材料或罪人供词的文状 。如:簿圆(供状齐备);簿决(断案);簿讼(审理诉讼案件)

(7) 仪仗 。如:簿伍(仪仗侍从)

(8) 官名。指主簿一类官职,因负责文书簿籍,故多称簿,历朝皆有,如汉代的主簿,唐代的司簿、典簿、掌簿,亦简称簿 。如:簿伐,簿阀(先代官籍门阀);簿尉(主簿和县尉)

动词

造册登记 。如:簿列(谓登记入册);簿土(古代指入册的土地)

簿【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簿音部。籍也。《孟子》先簿正祭器。《史記·張釋之傳》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前漢·食貨志》與郡縣通姦,多張空簿。《註》師古曰:簿,計簿也。

笏也。《蜀志》秦密見太守,以簿擊頰。《註》簿,手版也。

車駕法從次第爲鹵簿。《史記·黥布傳》布常爲軍鋒。《註》索隱曰:《漢書》作楚軍前簿。簿者,鹵簿。

百官皆有鹵簿,各分差等。《梁書·王僧孺傳》道遇中丞鹵簿,驅廹溝中。

主簿,官名。《漢官儀》主簿,主縣之簿書。

領也。《荀子·正名篇》五官簿之而不知。

《集韻》伯各切,音博。迫也。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正韻》弼角切,簿音薄。蠶具。或作簿

同箔,簾也。

《類篇》弼碧切。壁柱。

薄【卷一】【艸部】

林薄也。一曰蠶薄。从艸溥聲。旁各切

说文解字注

(薄)林薄也。吳都賦。傾藪薄。劉注曰。薄、不入之叢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蝕皆是。傍各補各二切同也。相迫則無閒可入。凡物之單薄不厚者亦無閒可入。故引伸爲厚薄之薄。曹憲云。必當作䙏。非也。一曰蠶薄。月令。季春、具曲植簿匡。注。時所以養蠶器也。曲、薄也。植、槌也。方言云。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或謂之麴。自關而西謂之薄。周勃傳。勃以織薄曲爲生。从艸。溥聲。㫄各切。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bù]
[《廣韻》裴古切,上姥,並。]
(1)册籍;记载用的本子。
(2)登录;记入册籍。
(3)文书。
(4)指记录审问材料或罪人供词的文状。
(5)手板;朝笏。
(6)卤簿。古代帝、后、王公、大臣等外出时的侍从仪仗。
(7)指资历。
(8)官名。指主簿一类官职,因负责文书簿籍故多称簿,历朝皆有,如汉代的主簿,唐代的司簿、典簿、掌簿、亦简称簿。
[②][bó]
[《廣韻》傍各切,入鐸,並。]
通“箔1”。
蚕帘,一种用竹篾等编成的养蚕器具。

簿

◎ 粤语:b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u1 pu5 pu3 [陆丰腔] pu1 [海陆丰腔] pu1 pu5 pu3 [客英字典] pu1 pu3 pu5 [宝安腔] pu1 [梅县腔] pu1 [客语拼音字汇] pu1

簿字造句

1、原本哥哥想走法律途径,但弟弟放出话来,如果对簿公堂,就和他断绝兄弟关系,钱也别想要回去。
2、接着傅彦就把张龙和林阳对簿公堂的经过,还有张龙公然撕毁判决公文,又打伤林家家丁的事,还有聂田带来的军士被打伤的经过,一一说了一遍。
3、私了好啊,免得大家对簿公堂,浪费时间,结果还是一样,你撞了人,总是要赔钱才行!只是该赔多少呢?
4、不过家有悍妻不好惹,也惹不过,一时间哭闹的,上吊的兼有之,更甚者则是娘家率领众多亲属嚷嚷着要对簿公堂。
5、我们已经作好了与他们对簿公堂的准备!
6、我想徐志摩如果听到这小子的诗一定会与这厮对簿公堂,告他“窜改”。
7、原来,李、刘两兄弟已经要为彩票的事对簿公堂,两方都要求保良出庭为自己作证。
8、周妇之子为继承林家香火回复林姓,不惜与生母对簿公堂。
9、广东山东两个“美晨”将对簿公堂,美晨。
10、如果你执意否认你侵犯我公司的经营权,那就只好对簿公堂了。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