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名)〈书〉粗布或粗布衣服:短~。

(2)(形)像生栗子皮那样的颜色:~铁矿。

名词

(1) (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

(2) 同本义

褐,编枲袜。——《说文》。段玉裁注:“取未绩之麻,编之为足衣,如今草鞵之类。”

(3)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郑玄笺:“褐,毛布也。”

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又如:褐巾(用粗布缝成的头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贫贱的人)

(5) 卑贱的人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杜预注:“褐,寒贱之人。”

形容词

黄黑色 。如:褐煤;褐铁矿

褐【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褐音曷。《說文》編枲韈也。

《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註》褐,毛布也。

《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註》褐,麤布也。

《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豎褐,僮豎之褐。

《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註》褐,寒賤之人也。

人名。《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複姓。《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韻補》胡結切,音纈。《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集韻》居曷切,音葛。同褐,麤衣也。《類篇》或作褐

褐【卷八】【衣部】

編枲韤。一曰粗衣。从衣曷聲。胡葛切

说文解字注

(褐)編枲韤。取未績之麻編之爲足衣。如今艸鞵之類。一曰粗衣。文選藉田賦注作麁衣。廣韵及孟子正義作短衣。誤也。趙注孟子曰。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枲衣也。一曰粗布衣。按趙云以毳。與邠風鄭箋云毛布合。馬衣卽左傳定八年之馬褐也。枲衣、亦謂編枲爲衣。褐、賤者之服也。从衣。曷聲。胡葛切。十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hè]
[《廣韻》胡葛切,入曷,匣。]
(1)指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者所服,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
(2)指粗麻织成的袜子。
(3)贫贱者的代称。
(4)黄黑色。
(5)快速。

褐

◎ 粤语: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hot8 [海陆丰腔] hot7 [客英字典] hot7 [台湾四县腔] hot7 [宝安腔] hot7 [客语拼音字汇] hod5

褐字造句

1、一棵棵松树,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
2、那双安静的色眼睛,带着那种飘飘欲仙的神气。
3、心里的怨念转瞬即逝,像是被封进了黄色的瓦罐,然后埋葬起来。用荒草遮挡着,用泥土掩盖着,在内心最深处那个连自己也找不到确切位置的地方等待着,蓄势待发。
4、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5、外婆家里养着一只狗,起名叫花花。它一岁多了,高高的个子,又黑又圆的眼睛,身披色的大衣,脚蹬白色的靴子,显得非常高贵漂亮!
6、沙枣熟了,一串串深色的小枣,有点像江南的桑葚,咬开来,真是一嘴沙,然而这沙是湿润的,有点涩,也有点儿甜。
7、刚孵出的小鸭羽毛跟小鸡一样,都像蓬松松、毛茸茸的线球。它们细长的脖子上顶着只有铜钱大的小脑袋,黑亮黑亮的小眼睛不时好奇地眨动着,红色的脚蹼显得十分柔嫩。
8、石榴的表面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亮通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接着一层。
9、清晨,从空旷的窗望去,街边色树枝的叶已退尽生命的绿,在雨中换成忧郁的苍黄,纷纷扬扬吻向静默大地。
10、为试材,研究淹水过程中色木质根呼吸速率和糖酵解末端产物的变化。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