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汉语字典

(形)屡次:~见不鲜|~教不改|~战~胜。

副词

(1) (从尸,娄声。本义:多次) 同本义

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公屡促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帝屡欲召。——清· 张廷玉《明史》

屡撩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屡空(经常贫乏而一无所有。后用以指贫穷、衣食不继);屡常(平常,平时);屡复(多次告白);屡舞(频频歌舞);屡试不售(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榜了);屡迁(多次变易,多次变迁)

屢【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屡《集韻》《韻會》屡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

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①][bù]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
(1)无,没有。
(2)非,不是。
(3)不到,未。
(4)副词。表否定。
(5)副词。表禁止。勿,不要。
(6)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7)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
(8)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
(9)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10)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
(11)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
(12)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13)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
(14)通“丕”。大。
[②][fǒu]
[《廣韻》方久切,上有,非。]
同“否1”。
[③][fōu]
[《廣韻》甫鳩切,平尤,非。]
姓。汉有不疑。见《後汉书·皇甫规传》。
[④][fū]
[《集韻》風無切,平虞,非。]
花蒂。
[⑤][pǐ]
[《韻补》補美切,上紙]
通“否2”。<

汉字字源

屡

屡字造句

1、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在比赛中敢于直言不讳的同学见不鲜。
2、报告说酷刑普遍存在,政府军法外行刑也见不鲜。
3、那个教不改的惯犯从监狱里释放时,公众感到愤慨.
4、在搏斗中,身高力大者往往容易取胜,但以弱制强的战例是见不鲜。
5、老师三番五次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我行我素,教不改。
6、这是个教不改的罪犯,你们要好好教育。
7、在古老社会里,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的事见不鲜。
8、吕布虽曾刺董,但其背主求荣之举,见不鲜,袁绍,虽有四世三公累累盛名,但观其心志,竟有不臣之意,而曹操,虽为丞相,其所行乃是王莽之举。
9、纷乱尘世,江湖混杂,奇闻异事见不鲜,凡人胡说仙魔,各持己见。
10、城市涂鸦在南京街头见不鲜,但大多质量不高,不是乱涂乱画,就是奇符怪图,往往还叠加了多层涂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市容。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