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形)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虫|~度|~米|~性。

动词

(1) 粘连;胶合

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说文》

黏,合也。——《苍颉篇》

则无黏滞之音矣。——《礼记·乐记》

(2) 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

(3) 贴近;接贴 。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形容词

具有黏性的。同“粘” 。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黏【亥集下】【黍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黏音䬯。《說文》相著也。《廣韻》黏麴。

《韻會》亦作溓。《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鄭司農云:溓讀爲黏。

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正韻》尼欠切,聶上聲。《集韻》䵒也。《正韻》膠黏。

稠也。俗作粘。

黏【卷七】【黍部】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说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nián]
[《廣韻》女廉切,平鹽,娘。]
“溓3”的被通假字。亦作“粘2”。
(1)胶附,黏合。
(2)引申为接近,贴近。
(3)具有黏性的。
(4)特指骈俪文字或近体诗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之间平仄协调。
(5)围棋术语。连。

黏

◎ 粤语:nim1 nim4 zi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2 [宝安腔] ngiam2 [陆丰腔] zh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东莞腔] zam1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黏字造句

1、把肥料级溶解在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磷铵中的杂质结晶沉淀并进行溶液的澄清分离,但生成的颗粒细小,溶液稠,极难分离。
2、痰多稠不易咯出时,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并可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祛痰灵、鲜竹沥等。
3、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胸满气喘,可服用牛黄清肺散、鲜竹沥等。
4、适于测量腐蚀性较强,且稠或易结晶的介质的压力.
5、细细的关心火苗舔舐锅底,甜甜的思念蜜枣裹满相依,稠稠的糯米缠绵不离,熬一碗醇香的腊八粥给你,祝愿你腊八节快乐。
6、有时脓液很稠,甚至形成脓性栓塞物,就应将脓栓拔除,以利于脓液的流出。
7、最后再用仙姬蛋白质定型液定型,配方不会令发型呆滞稠,看起来更觉自然轻柔。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