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动)抓住东西往上爬:~扯|~登。

(2)(动)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亲。

(3)(动)设法接触;牵扯:~谈。

动词

(1)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4)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6)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7)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8)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10)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11)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12) 援引 。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13)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14)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15) 追;赶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16)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17)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攀【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普班切《集韻》《韻會》《正韻》披班切,攀盼平聲。引也。《晉語》攀輦卽利而舍。

自下援上也。《莊子·馬蹄篇》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崔駰·達旨》攀台階闚紫闥。或作扳。亦作攀

攀【卷三】【攀部】

引也。从反廾。凡攀之屬皆从攀攀攀或从手从樊。普班切

说文解字注

攀)引也。上林賦。仰橑而椚天。晉灼曰。古攀字。按今字皆用攀則爲古字。亦小篆也。从反。象引物於外。普班切。十四部。凡之屬皆从。

汉字方言

◎ 粤语:p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p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宝安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pan1 pan2

攀字造句

1、我们会向朋友介绍登富士山吗?
2、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登知识的高山,登情感的高山,登思维的高山,登人格的高山。
3、这样写可以使人想象到红军山越岭、克服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这就是夸张。
4、今日我便登了远近闻名的万卷楼。
5、他和父亲亲切握手,两人马上谈了起来。
6、十万年前,大陆西方无尽之森中出现了一座高不可的擎天巨峰,与此同时,凡界的至尊魔族全族销声匿迹,西北疆域,一片荒芜………
7、难道那翅翼不响的星辰,从来不登你的不仁之塔的上空吗?
8、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登的步伐。
9、只有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在崎岖的道路上奋勇登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
10、过去一年走过的脚步,留下的是艰辛和登的苦,未来一年里展望的路,你我仍需带着更高的理想继续付出。从现在做起迈出勇敢和坚定,祝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