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1. 用强力压制,硬逼: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

2. 接近:迫近。迫冬。

3. 急促:急迫。迫切。迫不及待。

4. 狭窄:地势局迫。

1. 〔迫击炮〕一种火炮。

动词

(1) (形声。从辵(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迫【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迫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

《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

《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

叶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

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迫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

迫【卷二】【辵部】

近也。从辵白聲。博陌切

说文解字注

(迫)近也。釋言曰。逼、迫也。逼本又作偪。許無逼偪字。葢衹用畐。从辵。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pò]
[《廣韻》博陌切,入陌,幫。]
亦作“廹1”。“伯4”的被通假字。
(1)逼近;接近。
(2)逼迫;强迫。
(3)催促。
(4)紧迫;急迫。
(5)狭窄。
(6)困厄;窘迫。
(7)谓烘烤。
(8)闭,笼罩。
[②][pǎi]
亦作“廹2”。
见“迫2擊炮”。

迫

◎ 粤语:baak1 baak3 b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迫字造句

1、伯金慢慢靠过来,看到尤索拉窘害怕的样子,幸灾乐祸地笑了。
2、这位妇女表示,杰克逊的举动使成千上万的观众“怒火中烧、窘不安,并因此受到严重伤害。
3、因为你自己回答出的话,总是会比别人强要你记住的话更不易忘记。
4、当中国四分五裂的时候,也许是理想被否定的关系,这个理想就会显现得更为切。
5、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只能强调上面所说的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牢骚,唯一的结果就是饥寒交、民不聊生的偏执狂国家,以及大量绝对忠诚和军事素养过硬的官兵。
6、一个不明战事的孩子,怎会明白太平的珍重?因此,神佛才时常把人拖入战场,逼人进行反省。
7、小猴子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8、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易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9、刚刚回到家,我就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10、没办法,看在钱的份上,目今景况窘的萧然,只好故作高兴地,却十分悲伤地接下了这单买卖。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