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的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千古古韵的天籁之音-布依小打音乐

更新时间:2023-10-03 15:35:05

  中国的寺庙都是人们的信仰,而一座高深的寺庙名刹除了当地文化和寺庙文化外,寺庙音乐也是体现一个寺庙正宗的重要依据。在宁夏的北武当寺庙中的音乐也受到了极大关注。本期的宁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北武当寺庙音乐的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由于民歌、小调的融入,宫廷音乐的润色,南北佛家的唱腔互渗,形成浓郁的音乐特色。武当庙寺庙音乐的文乐唱谱是用我国古代“工尺谱”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而武乐,也是用我国一种古代对打击乐器竖行式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又名“渣渣子”,是北武当庙佛教音乐最具价值的部分。

天籁之音的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经明末清初理义大法师,清康熙年间心禧老和尚、清末的寂念高僧、续早老法师等历代僧人唱念演奏传承至今,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下来,流传于宁夏全境,内蒙古磴口、甘肃平凉、陕北西部等地区。北武当庙寿佛寺原留存佛教音乐工尺谱八百多首,“渣渣子”谱三百余首,现仅存有师弟子相传的常用曲谱几十首,平罗县佛教协会徐建业会长是“渣渣子”现今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渣渣子”已濒临灭绝,若不予抢救与保护,将会随知者的故去而灭失。

  “渣渣子”是我国古代的“工尺谱”之外的一种记谱方式,是用来记录乐曲的节奏、音符、所示法器的种类的一种特殊的记录方法,与简谱、五线谱不同的是它采用竖行记谱方式,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法器。以符号的距离远近表示时值的长短。“渣渣子”与工尺谱结合起来,音阶,又有了音符,便可构成基本的乐谱。演奏时一般是一人一件法器,与唱念、笛笙等乐器合起来,众僧共同演奏、唱念。主要用于祝圣法事、大型集会(如迎大法师、贵宾等)活动。

  佛教音乐“渣渣子”的幸存,证明了中国古老的佛教音乐(打击乐)的记谱方法还没有消失。它以其独特的自成体系的记谱方式,证明和记录了北武当庙寿佛寺佛教音乐,对研究佛教音乐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千古古韵的天籁之音-布依小打音乐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布依族小打音乐,相传是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由中原传入贵州,并在布依族生活地区保存和发展。在历史的衍进中,小打音乐经布依族民间音乐家们不断的总结、完善、发展,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今天这种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演奏的合奏音乐,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上世纪80年代,布依族小打音乐被挖掘出来走上舞台。在今天过去的20多年间,布依族小打音乐曾多次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各种文艺调演。州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多次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布依小打音乐的曲目

  布依小打音乐,在黔西南北盘江一带民间流传的计有三百余谱。有《木叶戏调》、《峰顶歌》、《一更里》、《大小开门》、《喊工调》、《过街调》、《上下黔西》、《接客调》、《送客调》、《请客喝酒调》、《谢酒调》、《过街调》、《一支梅》、《三春柳》、《乱插花》、《一更里》、《二更里》、《梆子八谱》、《达南二谱》等等。

  2007年,在首届中国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研讨会上,布依族小打音乐作为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布依族铜鼓、布依戏、八音坐唱、削肖贯一起被正式命名为布依族“五宝”。从演奏乐器、曲目、音乐特点等上看,小打音乐曲调婉转优美、柔和平稳,仿若千年古韵、天籁之音,具有中原丝竹音乐和布依民间音乐的特点,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

  同时,布依族小打音乐是布依族同胞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布依族人民温文尔雅的民族性格和对音乐的独特审美心理,揭示了布依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和礼俗风貌。对于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保护传承价值。

山林的古刹——北武当庙

  北武当庙(寿佛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名扬宁蒙周边的古寺。史上就有“西夏名兰、山林古刹”的美誉。始建于盛唐时期,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正式在此建庙。清慈禧太后曾钦赐“护国寿佛禅寺”。

  北武当庙(寿佛寺)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古刹依山而建,将山的气势揽入寺中。庙宇格局与群山险峰相得益彰,彼此互为点缀、互为风景。整座庙宇自北朝南,四进院落布局严谨、庄重秀美。中轴建筑山门楼、配殿相互对称,和谐自然。

  晨钟暮鼓,北武当庙寺庙音乐悠扬如诉。远远望去,巨大的“佛”字和群山仿佛遮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清风拂过,回归自然,小觅一下清净怡然的心情,让人不觉顿悟人世的一丝禅意。

  北武当庙作为佛家圣地和旅游景区,以其幽静素雅的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光顾。当人们站在山下远望,北武当庙背群山掩在雾气里,半山腰处,一个巨大的“佛”字,让人心生敬意,攀至山巅,双眼微闭清风拂过飘飘然然,尘世杂乱随风而去,这是城市喧闹中无法找到的清静感觉。这里山势逶迤,北武当庙建筑布局水平中慢慢展开,若隐若现的规则变化,彰显一种舒展开阔的境界,因而在三面群山中脱颖而出。

  有数株逾百年的老树苍劲挺拔,依庙而立。整座庙宇背北面南,呈一个大的长方形。从南往北,依次为前山门楼、灵宫殿、观音楼、无量殿、多宝塔和大佛殿。其中大佛殿前一座五层的多宝塔,高达二十米,砖砌的楼阁式样,四壁门洞山轩,使塔身形成许多梭角,其结构与银川市的海宝塔十分相似,但比海宝塔矮小,不失古朴壮观。整个寺院建筑群高低错落,前后有序,庄重威严,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置身其间,亭阁风铃叮当作响,韵味流畅,令人顿觉空灵。

  庙内诸塑像各有形态,栩栩如生。佛殿四壁,绘有生动逼真的飞天人物、护法诸神等壁画,形态庄严逼真。在这里,古刹的格局与群山险峰互为点缀、互为风景。加之,山上经常云蒸雾绕,令庙宇更显几分天作之合的气蕴与灵气。走近北武当庙,会陶醉于庙于山相得益彰,入眼是一山一庙的风景,留心的则是晨钟暮鼓余音外的人生禅意。

  关于这座寺庙的建立,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己巳年,石嘴山的戍边士兵,每夜都在山麓巡逻,常常听到“背上我”的呼叫声。一天夜里,士兵们听到呼叫后,随口答应,顿时,一个士兵的背上就出现了一个人,只好把他背走。并问背上的人家住何处,姓氏名谁,为何半夜三更一个人在这里?但始终未听到背后的人回答。

  背出数里地,感觉越背越重,最后走不动了。士兵怒气冲冲地说:“你是石头人呀!怎么不说话。”语声未落,背上的人落地。士兵点着火把一看,原来是一尊无量寿佛石像。恰好此处山侧有一个岩洞,他就把佛像放置在岩洞中。到了癸末年,平罗清军驻守官兵在贺兰山围猎,突然看见祥云瑞气,笼罩群峰,还隐约听到兵器碰撞声和马蹄噪杂声,大家觉得奇怪,就分头在山林深处觅寻,终于在山洞中又发现这尊无量寿佛像就把它背回来,行至黑墩塔,越来越重背不动了。

  当时,有位善行居士提议,此处土地平坦宽阔,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安置无量寿佛像,但由于没有水,无法施工。于是,人们就默默地祈祷,求神佛显灵相助。祈祷片刻,土地湿润,往下挖掘,地下立刻果然涌出一股喷泉,泉水清澈甘甜。于是就在这里搭棚往下破土动工,用山上的石头垒砌墙基,用黄土夯筑墙建造寺庙。从此周围几百里的善男信女到武当庙烧香拜佛,求神灵保佑,使则获利香火旺盛不断。

展开阅读
测手机号龙年运势

《手机号吉凶》 为什么运气总是不够好?每天使用的手机号码,对你的运势影响太大了。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