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88 2018年 88 2014年 88
2013年 87 2007年 86 2006年 89
1995年 89 1987年 81 1982年 45
明朝 47 元朝 69 宋朝
北宋 93

起源

顾姓主要源自:己姓、姒姓。

顾(gù)姓,源出有:

顾姓起源一

出自己姓,为夏王朝时昆吾氏之后,属于以国名为姓氏。在典籍《诗·商颂》中记载:“韦顾旣伐,昆吾夏桀。”在史籍《传》中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顾、昆吾,皆己姓。”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的记载,帝颛顼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后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在唐朝史籍《元和郡县志》、宋朝史籍《太平寰宇记》和某些早期顾氏家谱中,都记载有古顾国,地望在今天河南范县东十五公里的顾城,在著名的东周历史文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中,记载有鲁哀公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与齐侯、邾子在顾国会盟。

顾姓起源二

出自姒姓,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史称顾姓正宗。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顾余侯被认为是顾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为了南方顾氏的鼻祖。三国时期东吴国著名的顾雍就是他的后代。

顾姓起源三

出自南顾与北顾,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顾氏得姓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南顾很快成了会稽(今苏州吴县)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成长于会稽,所以会稽也成了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后来,这支顾姓中的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迅速发展,因此武陵也成了顾姓的又一郡望。

顾姓起源四

出自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草原)、锡喇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省天镇、阳高县边外)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Borjig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蒙古族洪鄂氏,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Hong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洪氏、鄂氏、关氏等。

蒙古族固兀日氏,源出古老的蒙古乃蛮王之子屈出律的固勒札部,通古斯语为“Kouldja”,后为“固勒札”,是新疆地区古老的伊犁河谷中部河流渡口卡伦(哨所)的名称,位置在今新疆伊宁,后建有固勒札城(宁远城,今新疆伊宁),以其城邑名称为姓氏,称固勒札氏。元末明初,该部为蒙古准噶尔部所吞并,逐渐演化称为蒙古固兀日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白氏等。

顾姓起源五

出自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清朝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建金国为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谓王甲部,满语为 Wanggiya Hala,以部为氏,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新京(今辽宁新宾)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蒙古族、锡伯族中也有完颜氏,乃金国女真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顾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瀛氏、魁氏等。

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或爱新觉罗氏(正黄旗),传至清朝礼部尚书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公元?~1708 年,字文起,满洲正黄旗人;清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 年),由荫生升护军,历任户部笔帖式、轻车都尉、吏部文撰司郎中、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 年),奉命教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后升礼部右侍郎,兼佐领,旋升尚书,为巩固边陲作出了一定贡献,后离任居家十年病逝;但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为官清廉,家境十分贫寒,只得由爱新觉罗·胤禛出资举丧。在爱新觉罗·胤禛登基后,于清雍正四年(公元 1726 年)追赐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氏)·顾八代为“太傅”,谥号“文端”。自顾八代始,后裔子孙及其族人皆冠汉姓为顾氏

(嫡系系甘肃武威大柳树人),世代相传至今。

顾姓起源六

出自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和满族顾尔佳氏,亦称郭尔佳氏、郭罗佳氏、固尔佳氏,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嫩河(今黑龙江讷河)、长白山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 Gor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顾尔佳氏后多冠汉姓为顾氏、郭氏、高氏等。

顾姓起源七

出自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回纥是东部铁勒(狄历、敕勒、高车)的六大部之一。后来东部铁勒在反抗东突厥汗国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回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公元八世纪中叶,回纥击败突厥在乌德勒山(今杭爱山支系)、温昆河(今鄂尔浑河)建立回纥汗国。公元九世纪中叶,回纥汗国为黠戛斯所破,回纥各部四处迁徙,其中一支迁至甘肃地区河西走廊一带,与早先迁来的部分回纥汇合,在这里生息繁衍,史称“河西回鹘”。

元朝时期,朝廷称其民族为“撒里畏兀”、“撤里畏兀儿”。至明朝初期,其部落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自称“尧呼尔”。清末民国初期则多称“锡喇伟古尔、西喇古儿黄番”。按其分布地区,分别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裕固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 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 年 2 月 20 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在裕固族中,有顾勒都斯氏、顾令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是取第一个字的谐音汉字改称顾氏。

顾姓起源八

源于改姓,出自大碶堍头顾分支妙林顾家童,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浙江宁波有一支“后顾氏”,原为孟氏,是随主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 1522~1566 年)从浙江余姚丈亭顾家埠迁徙至宁波市北仑区后,因感恩和敬慕主人而请赐“顾”为姓氏,以小三辈始源于顾氏排行字辈,属于长者赐姓改姓为氏。

顾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顾氏相传至今。

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发源于浙江省境的会稽地区(今浙江绍兴),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 89 位,属于大姓系列,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现今人口约 283 万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17% 左右。

顾姓分为两支: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江苏吴县的顾摇后裔)。

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会稽(今苏州)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汉时,有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时,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金华,又由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江苏吴县),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在当地迅猛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明末至清中叶时,有闽粤之顾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1949 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则有不少江浙顾姓人随往。但是,综观顾姓家族史,从古至今,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会稽郡,秦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清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武陵堂,此“武陵”即指苏州或苏州武陵溪一带地区,与湖南古武陵郡无涉。

堂号:“会稽”、“三绝”、“惇叙”、“怀远”、“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武陵”等。

一、(顧)gù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彝、白、壮、土家、锡伯、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出己姓。顾伯,夏商诸侯,成汤伐韦、顾,顾之子孙散亡,以邑为氏。”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即古顾国遗址。

2、又据《顾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又,《姓氏考略》注云:“出姒姓,越王勾践之支庶,封於顾邑,子孙遂氏焉。世为吴著姓,望出武陵。”

3、或为满族姓所改。《清通志·氏族略》载:“顾八代,官礼部尚书。谥文端。本姓伊尔根觉罗氏,自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此则以名为氏。

4、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本氏族名,或以为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5、或由裕固族之顾令(或作“顾勒都斯”)氏所改。本房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顾”,取顾令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二、(顧)

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

顾姓起源:

1、源自己姓。顾伯,夏商时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成汤伐韦顾,子孙散亡,以邑为氏。

2、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初居会稽,亦称顾氏。

3、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始姓于元朝。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今满族姓。

5、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6、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7、蒙古、壮、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

顾姓名人:

顾安朱,周时人。顾综,东汉时吴人,明帝时官至尚书令。

郡望:武陵。

变化:今亦俗作〔〕。

历史名人

顾姓古代名人

顾雍三国,三国时东吴吴郡吴县人,出身为江南士族,累官至丞相,在吴国执政达十九年,知人善任,吏民归服

顾恺之东晋,晋陵无锡人,东晋画家。博学多才,工诗赋,尤善丹青,六法兼备。史称

顾野王南朝,吴郡吴县人,南朝梁陈时期训诂学家、史学家。蓍龟占侯,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有《玉篇》三十卷

顾况唐朝,苏州海盐人,唐朝诗人,曾官著作郎。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善画山水,其诗平易流畅。明人辑有《华阳集》

顾安元朝,昆山人,元代画家,曾官至泉州路行枢密院判官。擅墨竹,运笔遒劲,用墨润泽,自成一家

顾璘明朝,江苏苏州人,明代官吏、文学家。为“金陵三俊”之一,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

顾宪成明末,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领袖。讲学东林书院,议论朝政人物。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炎武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入清后不仕,学识渊博,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

顾光旭清朝,江苏无锡人,清代官吏、学者。官甘肃甘凉道。工书、善诗文。有《凉溪诗钞》、《响泉集》

顾祖禹清朝,江苏无锡人,清代历史地理学家,著有《读史方舆纪要》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教育家、科學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禪學家

顾品珍云南昆明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21年,任滇军总司令,驱逐唐继尧。后被孙中山任命为云南北伐军总司令,次年被杀

顾正红江苏滨海人,工运领袖。1925年他带领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进厂交涉,被日本资本家枪杀,成为五卅运动导火索

顾维钧上海嘉定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家。历任欧美各国公使。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据理力争,使日方归还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和代国务总理。1932年以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及驻国联和联合国代表。1956年转海牙国际法庭任职

顾实(1878-1956),字惕生,江苏武进人,古文字学家。早年攻习法科,曾在东南大学、无锡国专、沪江大学任教,教授中古文学。通多国语言,“读日本书,犹本国书也。习英法德三国文字,粗能检读。”喜研先秦史籍,又理西方学术,“究心于古今地理沿革,其后习东西洋史,又探究西北地理。”,其著述兼涉史、子、集三部,主要著述有《汉书艺文志讲疏》、《穆天子传西征讲疏》、《墨子·辨经讲疏》、《庄子天下篇讲疏》、《大学郑注讲疏》、《中庸郑注讲疏》、《论语讲疏》、《杨朱哲学》、《中国文字学》、《说文解字部首讲疏》、《六书解诂及其释例》、《重订古今伪书考》、《中国文学史大纲》、《音韵常识》等。

顾琮唐朝人,曾于701~702年任职唐朝时期设立的第二级实质宰相职位。此官职设立于682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82年-684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684年-705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05年-713年),同紫微黄门平章事(713年-720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20年-907年),常被简称作同平章事。

顾闳中五代十国(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著名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曾画过后主李煜的肖像。传世代表作为《韩熙载夜宴图》,见于画史著录的作品还有《眀皇击梧桐图》《游山阴图》《雪村图》《荷钱幽浦》等。

顾佐明代(1376~1446),官员。字礼卿,河南太康县人。建文二年进士,历官庄浪知县、御史、江西按察副使、应天尹、顺天尹、右都御史,黜赃举贤,朝纲肃然,每日趋朝,入内直庐,独处小夹室,非议政不与诸司群坐,人称顾独坐。

顾名世明朝,松江人(今上海)。著名明朝画家。明嘉靖卅八年的进士,官拜尚宝丞,告老还乡,宦囊甚丰,盾万竹山居东面的空地尚多,于是拓宽来开辟一座池塘,哪知此地本来就是池,有掘出来的一块石碑为证。碑上刻的是“露香池”三字,而且是赵子昂的手笔。因此,顾名世将万竹山居改名“露香园”;那座池塘当然一个其旧,依然叫做“露香池”。

顾贞观(公元1637~1714年),号梁汾,江苏无锡人。著名清朝词人。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举人,为内阁中书。喜填词,与纳兰性德交情甚笃。词善抒情,真挚委婉,有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之誉。著有《弹指词》。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

顾横波明朝,艺人

顾肇熙清朝,中国清朝官员

顾晋清朝,中国清朝官员

顾福生中国画家

顾荃清朝,中国清朝官员

顾镕清朝,中国清朝官员

顾姓近代名人

顾城北京人,当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向往齐人一妻一妾的生活,未果,遂手刃其妻,然后自尽

顾颉刚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

顾媚祖籍苏州,香港藝術家

顾嘉煇祖籍苏州,香港作曲家

顾准祖籍苏州,中国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

顾诚中国历史学家

顾纪筠香港資深主持

顾顺章中国特工

顾长卫祖籍苏州吴江,中国的电影摄影师及导演

顾秉林中国物理学家

顾阿桃中国政治人物

顾冠仁中国作曲家

顾晓星中国演员

郡望

会稽郡,秦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清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武陵堂,此“武陵”即指苏州或苏州武陵溪一带地区,与湖南古武陵郡无涉。

堂号:“会稽”、“三绝”、“惇叙”、“怀远”、“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武陵”等。

一、(顧)gù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彝、白、壮、土家、锡伯、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出己姓。顾伯,夏商诸侯,成汤伐韦、顾,顾之子孙散亡,以邑为氏。”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即古顾国遗址。

2、又据《顾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又,《姓氏考略》注云:“出姒姓,越王勾践之支庶,封於顾邑,子孙遂氏焉。世为吴著姓,望出武陵。”

3、或为满族姓所改。《清通志·氏族略》载:“顾八代,官礼部尚书。谥文端。本姓伊尔根觉罗氏,自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此则以名为氏。

4、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本氏族名,或以为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5、或由裕固族之顾令(或作“顾勒都斯”)氏所改。本房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顾”,取顾令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二、(顧)

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

顾姓起源:

1、源自己姓。顾伯,夏商时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成汤伐韦顾,子孙散亡,以邑为氏。

2、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初居会稽,亦称顾氏。

3、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始姓于元朝。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今满族姓。

5、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6、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7、蒙古、壮、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

顾姓名人:

顾安朱,周时人。顾综,东汉时吴人,明帝时官至尚书令。

郡望:武陵。

变化:今亦俗作〔〕。

姓氏源流

一、(顧)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彝、白、壮、土家、锡伯、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出己姓。顾伯,夏商诸侯,成汤伐韦、顾,顾之子孙散亡,以邑为氏。”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即古顾国遗址。

2、又据《顾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又,《姓氏考略》注云:“出姒姓,越王勾践之支庶,封於顾邑,子孙遂氏焉。世为吴著姓,望出武陵。”

3、或为满族姓所改。《清通志·氏族略》载:“顾八代,官礼部尚书。谥文端。本姓伊尔根觉罗氏,自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此则以名为氏。

4、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本氏族名,或以为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5、或由裕固族之顾令(或作“顾勒都斯”)氏所改。本房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顾”,取顾令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二、(顧)

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

顾姓起源:

1、源自己姓。顾伯,夏商时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成汤伐韦顾,子孙散亡,以邑为氏。

2、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初居会稽,亦称顾氏。

3、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始姓于元朝。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今满族姓。

5、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6、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7、蒙古、壮、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

顾姓名人:

顾安朱,周时人。顾综,东汉时吴人,明帝时官至尚书令。

郡望:武陵。

变化:今亦俗作〔〕。

堂号

武陵堂,此“武陵”即指苏州或苏州武陵溪一带地区,与湖南古武陵郡无涉。

堂号:“会稽”、“三绝”、“惇叙”、“怀远”、“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武陵”等。

一、(顧)gù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彝、白、壮、土家、锡伯、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己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出己姓。顾伯,夏商诸侯,成汤伐韦、顾,顾之子孙散亡,以邑为氏。”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即古顾国遗址。

2、又据《顾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又,《姓氏考略》注云:“出姒姓,越王勾践之支庶,封於顾邑,子孙遂氏焉。世为吴著姓,望出武陵。”

3、或为满族姓所改。《清通志·氏族略》载:“顾八代,官礼部尚书。谥文端。本姓伊尔根觉罗氏,自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此则以名为氏。

4、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本氏族名,或以为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5、或由裕固族之顾令(或作“顾勒都斯”)氏所改。本房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顾”,取顾令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二、(顧)

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

顾姓起源:

1、源自己姓。顾伯,夏商时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成汤伐韦顾,子孙散亡,以邑为氏。

2、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初居会稽,亦称顾氏。

3、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始姓于元朝。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今满族姓。

5、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6、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7、蒙古、壮、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

顾姓名人:

顾安朱,周时人。顾综,东汉时吴人,明帝时官至尚书令。

郡望:武陵。

变化:今亦俗作〔〕。

顾姓男孩取名

顾洪迅顾关言顾信墨顾盛迅顾伟恒顾礼荣顾杰凯顾航泽顾培踊顾良颖顾嘉锋顾晓柱顾远辉顾富仁顾博兴顾振烨顾震奎顾俊凡顾伊维顾博瑞顾巍程顾奇梁顾邦园顾溪赫顾东艺顾乐明顾弘庆顾浙蓄顾杰公顾瑞运

顾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顾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顾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顾姓女孩取名

顾傲秋顾艺梦顾圣奇顾芝文顾茵琳顾九奚顾音苓顾洁婉顾如雨顾慕蕊顾雅茜顾佳舜顾佳梅顾琬云顾依奕顾如玉顾娅兰顾欣歆顾春惠顾傲欣顾雨芹顾美荷顾青书顾艾茜顾山晁顾菲瑶顾若枫顾佩秀顾香华顾怡娜

顾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顾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顾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顾的诗人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太清: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1]  。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顾敻:[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顾德辉:顾德辉(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元臣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顾非熊:[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顾况: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随: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顾夐: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 《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顾贞观: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顾逢: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顾云:顾云,(公元?年至八九四年)字垂象,池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初。风韵详整。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同肄业九华山,有文名。咸通十五年,(公元八七四年)登进士第,为高骈淮南节度从事。后退居霅川,杜门著书。大顺中,与羊昭业、陆希声、钱翊、司空图等预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虞部员外郎。云著作颇夥,有顾氏编遗十卷,苕川总裁十卷,启事一卷,赋二卷,集遗具录十卷,纂新文苑十卷,(均新唐书艺文志)凤策联华三卷,《文献通考》及昭亭杂笔五卷,《宋史艺文志》等并行于世。

顾伟:生平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1首,首见录于《文苑英华》卷一八五。

顾禄:明松江府华亭人,初名天禄,字谨中。洪武中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王府教授。善书,行楷学苏轼而尤工于分隶。善杂画,喜钩勒竹石。能诗,太祖曾命尽进其所作,故有集名《经进集》。

顾朝阳:玄宗开元间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顾彩:顾彩(1650~1718)清戏曲作家。字天石,号补斋、湘槎,别号梦鹤居士,江苏无锡人。其父顾宸,为当地知名藏书之家,他阅读一过,遂对文学戏曲有极大兴趣。官至内阁中书。彩工曲,与孔尚任友善,尚任作小忽雷传奇,皆彩为之填词。自作有南桃花扇及后琵琶记各一本,《曲录》传于世。顾彩诗文集有《往深斋集》《辟疆园文稿》、《鹤边词》。戏曲作品有《楚辞谱传奇》、《后琵琶记》、《大忽雷》,改《桃花扇》为《南桃花扇。清末学者梁廷柟在《曲话》一书中,对顾彩所编《桃花扇》多有讥语。

顾甄远:生平无考。《全唐诗》存《惆怅诗》9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三九。

顾禧:宋吴郡人,字景繁,号痴绝叟。不求仕进,居光福山中,终日闭户读诵,博极坟典。高宗绍兴中郡以遗逸荐,不起,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著作甚丰,与吴兴施宿合注苏轼诗,为陆游所称。

顾然:顾然,字雍叔,昆山(今属江苏)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调青田簿。事见明嘉靖《昆山县志》卷六。今录诗二首。

顾士龙:顾士龙,字晋英,号蘋隐,生平不详。《天台续集别编》卷五编置顾诗于姜夔、刘过前,姑置于此。今录诗二首。

顾夤:顾夤,生卒年份不详。五代前蜀时先为宫庭小吏,后官茂州刺史,后蜀孟知祥时官至太尉。

顾在镕:顾在镕,唐诗人。苏州人。僖宗光启二年(886)进士及第,余不详。

顾梦日:顾梦日,号秋鹤,与俞文豹同时。

顾封人:[唐]顾封人,咸通中进士。诗一首。

顾时大:顾时大,字致尧,丹徒(今属江苏)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为池州贵池县丞。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七。

顾松年:顾松年,字公茂,一字伯茂,丹阳(今属江苏)人。与蔡放、刘翔同称一代名士。《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光绪《丹阳县志》卷二○有传。

顾冈:顾冈,平阳(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为钱塘县主簿(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后因愤秦桧擅权,辞官不仕。事见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三。

顾逢友: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顾从礼:顾从礼 字汝由,定芳子。嘉靖巡视承天,以善书法被荐,授中书舍人,办事制敕房兼翰林院典籍,参与编纂《承天大志》、《玉牒》(皇室谱牒)和摹抄《永乐大典》,侍经筵,在内廷讲书,后官至太仆寺丞、光禄寺少卿,加四品服。今上海人(上海黄浦区人),弟顾从义。

顾卞: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顾瑛:(1310—1369)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顾阿瑛:顾阿瑛(1310一1369) 一名德辉,一名瑛,字仲瑛。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豪富,年三十,始读书。筑别业"玉山佳处",盛冠一时,四方文学士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方外张雨等,咸主其家。有《玉山璞稿》,存词四首,在集中。

顾梦游:顾梦游(1599~1660)明末清初诗人。字与治,江宁(今江苏南江)人,一说吴江(今江苏苏州)人,明副使顾英玉曾孙。崇祯十五年岁贡生。平生任侠好义,喜交结四方名士贤豪,入清以遗民终老。

顾城: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璘:顾璘(1476年-1545年),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世称“东桥先生”,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顾清: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顾梦圭:(1500—1558)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武祥,号雍里。嘉靖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未赴任,疏请致仕。为人敦厚,嗜文学,常闭门读书,自奉如寒素。有《就正编》、《疣赘录》。

顾彧:医师:顾彧

顾闻:明苏州府吴县人,字行之,号九嵏山人。嘉靖七年举人。工画,长于诗文,才华玮丽。会试不第而死。

顾协:顾协,字允迪,号秋碧,无锡人。洪武(1368-1398)时贡生,有《鸣志堂集》。

顾大典:明苏州府吴江人,字道行,号衡寓。隆庆二年进士,授会稽教谕,迁处州推官。后以副使提学福建。力拒请托,为忌者所中,谪知禹州,自免归。家有谐赏园、清音阁,亭池佳胜。工书画,晓音律,好为传奇。诗宗唐人,书法清真,画山水秀色可餐,堪入逸品。有《清音阁集》、《海岱吟》、《闽游草》、《园居稿》、《青衫记传奇》等。

顾源:(?—1565)明南京人,字清父,一作清甫,号丹泉,又号宝幢居士。究心禅理,高自位置,非胜流名僧,不与梯接。书法孙过庭、李怀琳,笔力遒劲,主张四分古法六分己意。山水师小米,自成一家。家藏宋元名笔甚夥。有《玉露堂稿》。

顾敬:顾敬,滕国公顾时子,濠人。金吾卫镇抚,洪武十五年嗣济宁侯,为左副将军。平龙泉山寇有功。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敬坐死,爵除。

顾亮: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寅仲。有文名,曾遍游江淮间,力学行义。得异书,必尽其蕴。正德间入苏州知府幕。巡抚重臣亦延访礼重。为正乡俗之弊,继元谢应芳《辨惑编》著《辨惑续编》。又有《东斋集》、《家范匡正录》。

顾云鸿:顾云鸿,明代处士。字朗仲,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四岁能诗,少丧父,事后母至孝。弱冠补诸生,领万历二十八年乡荐,辛丑不第归,发愤典学,肆力古文辞,曾稽核古今河渠及漕运。年四十一卒。

顾斗英:(明)字仲韩,号振海,上海人。露香园主顾名世的二儿子,与华亭莫廷韩风流文采相颉颃。

顾元庆:(1487—1565)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大有。家阳山大石下,学者称大石先生。平生以图书自娱,自经史以至丛说,多所纂述。堂名夷白,藏书万卷,择其善本刻之,署曰阳山顾氏山房。行世者有《文房小说四十二种》、《明朝四十家小说》。亦善书画。著有《瘗鹤铭考》、《云林遗事》、《山房清事》、《夷白斋诗话》等。

顾达:顾达(?-?),字德孚,常熟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既壮始知学,勤苦至夕不怗席,举进士,补临川知县。因巡按御史,调为龙泉县学教谕。未几,迁鲁山知县。守官清慎,为民所称。升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持法平恕,考满迁郎中。著有《船窗夜话》。

顾起元:顾起元(1565~1628),应天府江宁(今南京)人,明代官员、金石家、书法家。字太初,一作璘初、瞒初,号遁园居士。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乞退后,筑遁园,闭门潜心著述。朝廷曾七次诏命为相,均婉辞之,卒谥文庄。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赘语》、《说略》等。

顾佐:(?—1446)明河南太康人,字礼卿。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永乐初入为御史,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迁都北京后,改顺天尹。为官刚直不挠,吏民比之包拯。宣德中擢右都御史,黜赃举贤,朝纲肃然。性严毅。每旦趋朝,入内直庐,独处小夹室,非议政不与诸司群坐,人称顾独坐。正统初以疾乞归。

顾养谦:(1537—1604)明南通州人,字益卿,号冲庵。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福建佥事、蓟州兵备副使,万历十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升右副都御史。十六年迁南京户部右侍郎,丁忧去。二十一年任兵部侍郎,总督蓟辽军务,力主自朝鲜撤兵,主张封关白为日本王。被劾,乞归。卒谥襄敏。有《冲庵抚辽奏议》、《督抚奏议》。

顾横波:顾横波,原名媚,后以字行,一字眉生,又字智珠,又字眉庄,上元人。合肥龚鼎孳侧室。

顾学颉:顾学颉(1913—1999年),古典文学家。字肇仓,号卡坎,别署坎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历任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师院、湖北师院、民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及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级编辑;1975年退休;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编委,及中国古典文学各学会顾问、元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顾毓琇:顾毓琇(1902年12月—2002年09月09日),字一樵,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中国电机、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顾德润:[元]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即约1320年前后在世)。字均泽,(一作君泽)号九山,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以杭州路吏,迁平江。德润工作曲,太和正音谱评为“如雪中乔木。”尝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录鬼簿》传世。北宫词纪、太平乐府中收载他的散曲不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