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网络解释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⒈ 牵拉着衣襟。

南朝梁元帝《看摘蔷薇》诗:“横枝斜綰袖,嫩叶下牵裾。”

⒉ 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 辛毗再去谏, 曹丕不答而入内, 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北齐书·孙腾传》:“孙腾牵裾之诚,有足称美。”
唐杜甫《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
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箇敢牵裳?”
清黄鷟来《杂兴》诗之十三:“已悲事与牵衣别,敢谢人嘲折槛愚。”

牵裾

  • 牵拉着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蔷薇》诗:“横枝斜绾袖,嫩叶下牵裾。”
  • 牵裾的字义分解

    读音:qiān

    (1)(动)拉(人或牲口):~手|~着牛。

    (2)(动)牵涉:~连|~制。

    读音:jū

    (1)(名)衣服的大襟。

    (2)(名)衣服的前后部分。

    AI查字典
    选择类型
    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造句拼音部首

    五行的字查询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